新股停发,如何在趋势启动的一瞬间进场

新股停发,如何在趋势启动的一瞬间进场?
很简单,挖坑下跌的时候,下跌趋势最后一哆嗦的时候,就是启动前的一瞬间!给大家看几张k线图,让你明白什么叫挖坑?这种时候,建仓后上涨可期,比什么技术指标都有用。每一位投资者,最大的梦想就是“在股价启动前的一瞬间进场,又在见顶前的一瞬间离场”。追求这种完美的交易,无可厚非。
用几只股票,给大家展示一下,仅复盘过往走势,不涉及投资建议!你觉得现在如果下跌是什么原因?
大家好我是投资观,是一个研究股票投资十多年的老股民。过去三年A股可以说都处在下跌趋势中,虽然沪指在16,17年出现了两年的慢牛行情,但是这样的慢牛也是个别股票带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慢牛。这三年的时间创业板一直在下去趋势中,深指,中小板指也并没有沪指那样的涨幅,今年以来深市的三大指数更是接连创了新底。现在只剩下沪指还在苦苦支撑了,但是2638的底部也近在咫尺了。那么过去三年A股的下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难道只是外部原因吗?
病态扩容是重要原因之一。自16年IPO重启以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沪指新发型了近1000家上市公司,现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总量已经来到了3500多家了。但是这两年退市的公司并没有那么多,估计十个手指都能数过来。只有新生没有死亡这是不正常的,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是好事。再加上今年以来的独角兽扎堆上市更是让疾弱的A股不堪重负,这些独角兽的市值少则百亿,多则千亿,比如工业富联上市后市值曾一度高达5000亿,宁德时代,药明康德都是千亿左右的市值。这些独角兽的扎堆上市对A股的抽血效应也是明显的,不堪重负的A股最终走向了跌势。
广泛性缺失为下跌埋下了隐患。牛市的时候不管是沪市,深市都是轮番出现上涨的,这是资金的流动也是板块的互动。但是16,17年两年的时间上涨的只有银行;白酒,家电,医药等绩优白马股。而且市值越大的股票上涨的越多,反观那些中小市值的股票在沪指不断的上涨中却在屡创新低。这是我们前两年熟悉的二八严重分化的现象,也是广泛性缺失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为今年A股的下跌埋下了隐患。一但这些权重股票受挫,A股下跌的速度,幅度都会加大。
外因是A股下跌的导火索。今年这八个月的下跌中每次的大跌都是因为有贸易问题的利空消息导致的,贸易关系一但传出加码的信号不管是真是假A股都是先跌为敬。这八个月中A股的下跌深受贸易关系的影响,但是贸易问题只是A股下跌的导火索,真正的原因还是A股自身的原因。就像美股一样,同样是贸易关系紧张但是美股在今年却屡创新高,甚至创了历史新高,更是走了十年的牛市行情。所以A股的下跌外围因素只是导火索,重要的确是内因。
我是投资观,看完关注点赞股票大涨不断,个股分析私信探讨。
264717点为本次调整低点?
感谢邀请
上一次说2653点发动反击,这一次说2647点,李大霄的短线预判其实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无聊”!对于底部的位置,以及底部具体的成立时间,都是预测,并不能作为买卖的最终参考,谁信谁吃要!所以李大霄的所谓底部论听听就可以了,不必当真,但是他的长线价值投资理论和选股思路是正确的,可以借鉴下!
对于今日的走势来看, 上证指数又一次创出了新低2647,可以说离2638仅仅只有9点的距离,而截至目前发稿还有1个多小时才收盘,所以可以时说2638破与否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毕竟主力打到了2638附近,就不会坐视不管!不破不立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想发动所谓的大级别反弹和反转行情,就不会给空方留一点点的做空机会和动能,所以跌破了2638点才是多头真正反击的开始!
其实目前的情况确实很复杂,虽然估值已经跌入历史底部区域,但是前几年权重个股蓝筹个股的局部牛市行情硬生生的拉起了指数,让目前的指数有失真成分!所以2018年开始,这批权重股开始纷纷回调下跌,势必也带领着大盘跌跌不休!再加上外界干扰以及高质押的风险,导致了A股出现了历史上第五个大级别的熊市!
从月线级别的走势来看,底部很有可能在2400~2500点附近成立,这也是历史上最有支撑力度,并且是28年以来所有历史大底所连接而成的支撑线,非常有力量!而李大霄这个人,熟悉他的都知道他是一名多头坚持着,意志力非常强,只要进入了底部区域他就坚持看多!虽然从长远来看没错,但是短期来看,他的一次又一次预测还是“打脸的”!所以我认为这一次也一样,2647.17点为本次调整低点,开始反攻的概率不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打字很辛苦记得点个赞!!我是股市里的长线价值投资者:张大仙!加一波关注,带你读懂主力真正的意图!站在价值投资的角度上?
想知道怎么挑一只好股票,特别推荐你们去看一本书,高毅资产的董事长邱国鹭写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
邱国鹭19岁开始投资A股,31岁就是基金合伙人了,这个管理60亿美元的资产。32岁创办跨国对冲基金,36岁成为南方基金的投资总监,管理千亿规模的公母基金。
这个履历拿出来,我再怎么夸都多余。他的实战经验相当丰富,做私募之后,圈里有人叫他私募一哥。(圈外的人只知道另一位私募一哥徐翔,还是因为徐翔被抓才知道的。)
那么邱国鹭是怎么挑一只好股票的呢?
他说,投资者首先要不断问自己三个问题:
为什么认为这只股票好,这是品质问题;
为什么认为便宜,这是估值问题;
为什么要现在买,这是时机问题。
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股票投资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一个一个来,首先说品质问题。解决品质问题,其实就是要找出有品质的好公司。
这样的公司不是光能赚钱这么简单。邱国鹭提供了两个判断依据:
一、公司所在的行业好不好。如果行业太烂,出不了伟大的公司。
二、公司在行业里有没有比较优势,特别是,有没有定价权。有了定价权,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高额利润。
怎么判断公司所在行业好不好呢?
第一件事就是要挑一个朝阳行业。
有些行业看着收入和利润都不错,规模也很大,但已经是夕阳了,比如钢铁业、水泥业。
有些行业看着挺朝阳,比如光伏行业。但它依赖政府补贴,补贴一停,行业就不行了。
所以,认清行业形势是第一件重要的事。
第二件事,就算找到了朝阳行业,还要看行业的现金流。
因为做生意的本质很简单,就是持续有钱赚。用专业的眼光来考察,就是要看三点:
1、你这个行业, 是先投入资金,还是先收钱卖产品;
2、回收资金成本的周期有多长;
4、同一笔钱,在一个周期内可以循环使用几次。
比如电影业。
这几年非常受资金追捧,热闹非凡,但是,电影业的现金流其实非常不好。
因为早期投资非常大,回款又慢,要等公映之后扣完发行、导演等等的费用,才能获得收入。
而且,电影行业的亏损几率也极高,所以,按照邱国鹭的标准,它不是个好的行业。
再比如房地产。
看上去一点都不潮,但人家就是回款快,出钱买块地,房子没盖完就能预售、回款了。
而且左手拿银行贷款,右手收业主的买房款,资金使用效率极高。这样的行业就很好。
第三件事,要有行业门槛。
有人很喜欢买成长型的公司股票,他买的其实是未来爆发的可能。
但是成长型公司的未来是非常难预测的。门槛就不一样了,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选择高门槛行业的优质公司,比较稳。它们未来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利润。
低门槛行业尽管短期能挣很多钱,但利润很容易被众多后来者造成的无序竞争而蚕食。最后大家谁也挣不到钱。
比如医药行业,就是典型的高门槛行业。
因为新药的研发成本和周期,行业壁垒会越来越高,强者恒强,新来者很难冲击市场。
基本上,我们能看到的大牛股,都是在有行业门槛的行业里。
第四件事,找有比较优势的公司。
当然,去直接投资一家巨头公司的股票,赚得肯定没那么多。最好的办法是,在它还没那么厉害的时候,发现它的优势,提前投资。
比较优势,可以简单理解为,具备某种特别的优势,并且能在新的维度上和对手展开竞争。
最著名的例子是,苹果干掉了诺基亚,成为新的手机巨头。
再比如中国,在传统零售的物流成本和租金成本居高不下时,天猫、京东等线上电商企业崛起,成为世界级的巨头。
这也可以理解为,看准了行业发展的大的浪潮,站在新的浪潮上,才能更容易地把前浪拍死。
能看准这一点,才能挑到有比较优势的公司。
第四件事,是找有定价权的公司。
有定价权的公司,是什么样的呢?我就算涨价,产品还是很好卖,丝毫不影响销量。比如可口可乐、苹果、星巴克、茅台……它们卖的,其实不仅仅是产品了,还是一种习惯,一种心理认同感,甚至是一种信仰。
这样的公司,足够让投资者放心投资十几年。
不过这类的公司,产品单价不能太高。比如汽车公司,涨价很容易导致用户流失。市值高的汽车公司,靠的是精细化管理而不是定价,所以丰田就比宝马的市值高。
还有迁移成本高的,容易获得定价权。比如微信、Facebook,大家都在用,而且用惯了。你要换个社交软件用?那得你社交关系上的所有人都换过去才行。
其他的还有销售半径小的,有先发优势别人很难追上的,等等。
第二个本质问题是估值,股票是不是够便宜符合以上那些标准的优质公司找到了,是不是就能立刻买入了呢?并不是。
你买股票,是要赚钱,公司再好,如果股票已经涨得很高了,你也赚不到什么钱。
还要看,好公司的股票,是不是够便宜?
这就要通过估值来判断了。估值低的好公司,股票才值得买。
怎么看估值?去看一个指标,叫PE——市盈率,每股股价除以每股盈利,得出的数值。
PE可以简单理解为,按当前股价买入股票,你要多少年才能回本。
PE值越低,说明回本的时间越短,投资价值就越大。
不过呢,PE只能用来在同类型公司之间选估值低的公司。不同类型公司之间,PE值的差别可能会非常大。
比如房地产和制造业股票,PE都比较低。因为这些行业比较成熟,未来企业利润增长空间有限,难有爆发式的增长。
而互联网公司的PE就比较高,他们早期利润不高,但增长空间很大,当前的利润并不能衡量企业的真正价值。像阿里、腾讯PE都在50倍、60倍,但投资价值还是很强的。
但是买低估值的股票,优势不一定会马上体现出来,要做好长期持有、耐心持有的准备,抵抗住市场的干扰和诱惑。
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是,为什么是现在买?这其实就是选择买入时机的问题。
人人都希望买在低位,但怎么判断低位呢?
判断每只个股现在是不是低位,很难,但是股市总体价格,现在是高是低,还是比较容易判断的。
方法就是看市场的流动性。
市场里钱越多,流动性就越好,价格自然就会被炒上去。不但是股市,楼市以及其他所有市场都是这样。
我们可以简单看两个指标。
一个是广义货币M2的增速。
正常情况下,广义货币的增速应该是GDP增速+CPI涨幅+3%。比如GDP增速6.5%,CPI涨幅2%,那么合理的增速就应该是11.5%。M2增速高于这个数字,就是流动性比较好,说明市场里钱多,低于这个数字,流动性比较差,市场缺钱。
另一个是银行间拆借利率。
银行缺钱的时候,彼此也会借来借去。如果借钱利率低,说明大家不缺钱,借钱利率高了,说明市场上钱比较紧。
当市场流动性差、成交量极其低的时候,恰恰是股市的大底。而等到央行开始降准降息,M2增速冲上来的时候,就是股市整体估值上升的时候。
邱国鹭在这本书里还总结了市场十大见底信号:
1、股市估值在历史低位,市盈率10倍以下
2、狭义货币M1见底回升
3、央行降准降息
4、成交量极其萎缩
5、社保资金入市(这类基金是看着底牌打牌的,他们十分清楚市场的底在哪)
6、大股东高管增持(因为高管最了解自己公司,在股价最低迷的时候,他们能赚到资本收益,也给了投资人信号)
7、机构大幅超配非周期股票(这说明机构已经失去信心,不敢冒险了,想抓住确定性的东西,守住自己的净值)
8、强周期股出现“跌时抗跌、涨时领涨”(这说明强周期已经快到了)
9、机构仓位已经处于历史低点
10、新股停发或者降低印花税(说明政府要用政策来救市了)
总结一下,股票好、够便宜、市场低位,按照这三大原则,和里面提到这些判断标准,就能挑选出有价值的好股票。另外再给大家分享一个指标!
篇幅有限,想要研究一下的或者需要可以找我,看到后都会分享给大家,以上仅是个人看法,有不同想法的可以沟通交流!愿能帮助,祝投资愉快!
你如何看24日发新股?
今天不是发新股,是新股申购,新股发行没有错,不要过度解读,一周申购一家新股怎么了,不会影响市场资金面,也不会影响市场走势,每天盯着新股发行,这不是成熟投资者的看法。
明天还有一家新股申购。
市场低迷,很多专家投资者呼吁暂停新股发行,笔者不认同这种观点,新股要发,而且是常态化发行,但是不能大跃进式发行,一周发1-2家不是不可以接受,但一周发行3/5家甚至十家这是难以接受的。
市场不发新股就会走好,也不一定,一潭死水就是死水,没有活力,资本市场也是这样,没有新股进来就缺少生气,没有新的投资标的,该退的就退,该来的就来,市场才有活力。
上周出台的利好就是打造资金与融资双向扩容,愿望很好,但千万别搞成大跃进式发行,股市一定会走好。
发一点新股不可怕,但是减持制度不完善很可怕,没有退市制度很可怕,减持制度完善和退市制度确立,有退有进才是有活力的市场,股市才有走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