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证券大智慧官网,如何正确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江南证券大智慧官网,如何正确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很回答您的问题【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简单易懂的意思,哪位大师能解释一下?】01
王阳明的“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瑰宝,心学思想之中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以“知和行”作为原点,构建一个不一样的意义世界。
但是很多人听到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之后,总会产生一种误解,认为“知和行”是理论与实践的区别,其实并非如此。
王阳明曾经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其实是一个无法分割的整体,同存于心性之中。
“知”本身就是对于世界的感知,而“行”则是起心动念之后的欲望性情,所以王阳明说: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仍然是云里雾里的绕,我们举一个通俗点的例子大家也就明白了。
当你看到一个苹果的时候,知道苹果好吃,这就是知,然后动了一个念头想去吃掉这个苹果,这就是行。
所以当王阳明就说,当你心念的发动之时,便已经是“行”了,就是当内心产生欲望和想要占有的同时,知和行就已经在自己心中产生。
02很多人看到这里觉得不太理解,既然“知和行”同出一源,同归一体,就是心念从认知到产生欲望的过程,为什么王阳明故意将这个事情一分为二,分为“知和行”呢?
其实这就是“知和行”的作用根源,在儒学中讲究这样一个状态叫做“慎独”,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无论位居人前还是人后,都能秉持内心的一个清静,保持内心的一种纯洁,而不是在人前装作正直的样子,背后又心生邪念,这就是慎独的智慧。
而以“知行合一”这样一种心态去修养自身心性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心性的缺点压制在欲望发动之前。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女孩,觉得这个女孩特别漂亮,这就是知,但是当你产生邪恶之念的时候,便产生了行。
而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就是让我们将这一些坏的念头压制在“产生欲望”之前。
比如说人生中出现了不义之财,我们知道这笔财对于人生的作用,但是即便不义之财放到自己面前的时候,内心也仍能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是以知行合一修养自身,给人生带来的影响。
所以:一念发动处,便是知的全体,也是行的全体。
在我们人生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甚至独处一室的时候,也就是儒家所说“慎独”之境的时候,都能以知行合一的状态去修养自身境界,避免因为欲望的产生而让自己产生嘈杂和邪恶的念头,更避免走上无法回头的道路。
你知道哪些识人的细节?
1、喜欢经常抱怨的人,一般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2、轻易对你作出承诺的人,往往是靠不住的。
3、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通常也不愿被别人麻烦。
4、善于套近乎、自来熟的人,往往是守不住秘密的。
5、说话少的人,要么是真的简单,要么是真的深藏不露。
6、你做错了事,得罪了人家,人家却还能包容你,那人家就是值得你珍惜一辈子的贵人。
7、越是喜欢发怒的人,越是没有本事的人。
8、说话幽默的人,情商都很高,人缘也都挺好。
9、越是喜欢欺负弱小的人,在强人面前就越怂。
10、越无能的人,对人越傲慢,越容易愤怒,越是不懂感恩,在有些年轻人中表现最明显。
11、嘴巴太甜的人往往心思复杂,不可深交。
12、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从容面对的人,内心都非常强大。
13、说话平和的人,一般心理素质都非常好。
14、说话喜欢吹牛的人,行动起来都容易掉链子、出差错。
15、突然升温的友情要特别小心,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16、平时叫嚣很厉害的人,一动真格,反而立马会变怂,这就叫色厉内荏。
17、那些脾气急躁直爽的人,通常内心比较温暖善良。
18、情绪都写在脸上的人,总是容易得罪人。
19、能屈能伸的人,会弯腰低头的人,一般都是胸怀大志的人。
20、见谁都微笑的人,人际关系都很好。
21、遇事能保持冷静和镇定的人,内心往往是强大的。
22、非常爱表现自己,总是想要得到他人认可的人,内心都是非常弱小的。
23、越有实力的人越低调,越没实力的人越喜欢炫耀。
24、喜欢分享和帮助他人的人,大多富有爱心;总是喜欢向他人索取的人,肯定自私自利。
25、一个人有这三种表现,往往没什么本事:一是自以为是,二是喜欢吹牛,三是话太多。
26、经历过大磨难、大不幸的人,往往会变得孤独,不再轻易相信别人。
27、对自己要求越严格
的人,心气都是很高的,对别人的要求也不会低,只不过,他不一定会说出来。
28、颜值越高的人,结婚的对象,反而长相都很普通。
29、说话直接容易得罪人的人,反而是没有什么坏心眼的,也是比较善良的。
30、在社会上与人打交道,显得畏畏缩缩,没有什么脾气的人,都喜欢对家里人发脾气,也就是所谓的窝里横。
31、话说得很漂亮的人,心眼往往比较多,而且说的和做的常常不是一回事。
32、善于阿谀逢迎、拍马屁的人,不管混得有多好,人品都是很差的,不可轻信,也不可深交。
33、话不多,情绪不怎么外露的人,往往都是有心机城府深的狠人。千万不要小看了。
34、爱贪小便宜的人,不可能干成什么大事,倒是很容易吃大亏。
35、经常夸赞别人的人,往往有能力而且性格好。
36、大凡是喜欢欺软怕硬的人,不一定就是小人,但一定是没有真本事的庸人。
37、不喜欢欠人情,你帮了他,他立马就要还给你的人,是很好的合作者,却不容易交心做朋友。
38、说话啰里啰嗦的人,逻辑性都比较差,不仅说话抓不住核心,做事上也经常犯迷糊。
39、总喜欢炫耀自己认识谁谁谁,说这个人有多牛多厉害的人,一般自己都混得不太好,且没有什么真本事。
40、一个人的聪明,如果让周围所有人都能看出来,那他的聪明,一般就都是小聪明,缺乏大智慧。
41、喜欢独来独往,对社交活动比较排斥的人,往往有独特的才能,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不要小瞧。
42、心大,遇到什么事情,都显得满不在乎的人,格局一般都比较高,也容易成事。
43、想要看清一个人,如果他本人比较善于隐藏,难以判断,那么,可以看他身边都是什么人,看他喜欢与什么样的人相处。
44、饭局上左右逢源、非常会敬酒的人,很懂人情世故,但多少有点虚伪,而饭局上买单最多的人,大都比较可靠。
45、喜欢在你面前说别人坏话的人,也会在别人面前说你的坏话,要远离这种人,更不要把自己的秘密告诉这种人。
46、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不一定就是刀子嘴豆腐心,还有可能是刀子嘴刀子心。
47、大凡能混到一定位子上的人,都有他的厉害之处,不管他看起来多么平庸。不要轻视,更不要得罪这种人。
48、一个人如果骗过你一次,伤害过你一次,就很可能还会有第二次。所以,你不必“一次不忠,百次不容,终身不用”,但至少不要再轻信这种人。
49、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能做到高度自律的人,对别人的要求往往也很高,甚至会有一些社交洁癖。
50、同情心非常重的人,虽然心地善良,但头脑大都比较简单,容易上当受骗。
窦文涛是什么样一个人?
从《锵锵三人行》《圆桌派》《文涛拍案》等节目,窦文涛可谓以不变应万变。也颠覆了传统节目主持人喜欢提尖锐问题,或者一位的迎合。
窦文涛的主持风格可谓是,为话题最大,自己可以退到话题后面的人。有人说他善于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有人说他装疯卖傻,实则人精。凤凰卫视站抓脚多年稳稳,没点真功夫怎么行。
窦文涛的节目之所以好看,就是火候掌握的好。选择的嘉宾各个坐下来都自成一家,没有丝毫的违和感。他在其中显得荣辱不惊。
老子云,上善若水。窦文涛做节目,就是做到了水的特性,随着话题改变自己的姿态。懂得放低自己,让水往低处流。所以他从来不缺资源,也不会和任何人产生违和感。你是嘉宾,你说什么都有意思。
这种靠成全别人成就了自己的性格也是难能可贵。所以窦文涛这种主持人,他的存在,相当于节目中的盐。无形却调味。虽然错过了佳期与佳人,但他在他的节目里也是历久弥新,自然而耐看。
乾隆帝最小的儿子爱新觉罗?
乾隆最小的儿子永璘最终的命运非常好,也是清朝历史上有名的糊涂王爷,他和他的叔叔也就是乾隆之弟弘昼和弘曕其实命运很相似。
看过电视剧《延禧攻略》的人都知道其中的女主角魏璎珞深受乾隆喜爱,其实这个人物对应的就是历史上乾隆最喜爱的令妃魏佳氏。
令妃是乾隆自原配皇后富察氏去世之后以及与继后那拉氏反目之后最受宠爱的妃子,在她死后他被乾隆追谥为孝仪纯皇后,而令妃一生也非常受乾隆宠爱,她一生为乾隆生育了四子两女,其中两个儿子夭折,长大成人的有十五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还有十七子永璘,以及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与和硕和恪公主。
永璘是乾隆子女中倒数第二小,仅次于乾隆最小的女儿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永璘出生时乾隆56岁,令妃也已经40岁了,因此永璘是乾隆的老来子,也是令妃生的最小的儿子了。
永璘也因此从小非常受到乾隆的娇宠,所以永璘也自幼就是不太遵守规矩。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璘成人,乾隆晋封其为贝勒爵位,永璘开始分府,在这时乾隆赐给了永璘一个当铺,连本带利共价值四万八千多两银子,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了。也是在这时起激发了永璘对金钱的热爱。
嘉庆对永璘其实和他老爹乾隆对弟弟弘昼以及弘曕差不多,用现代的话说都是典型的“扶弟魔”,乾隆和嘉庆父子对弟弟都非常的娇宠溺爱,所以也让这两代帝王的两位弟弟,叔侄二人都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糊涂王爷。
乾隆的弟弟弘昼贪财好酒,荒唐糊涂,没事搞出丧,殴打军机大臣,都被乾隆所纵容,乾隆担心弟弟弘昼没有钱花,特意将改为雍和宫之后的原雍亲王府里的财物都赐给了弘昼,确保了弘昼此生衣食无忧。
乾隆的另外一位弟弟弘曕那是出了名的吝啬贪财,乾隆从小就担心这个最小的弟弟将来前途,特意将他过继给没有子嗣还深受雍正喜爱的康熙第十七子果亲王胤礼,从小弘曕就继承了果亲王爵位,也继承了胤礼的所有家产,胤礼是雍正时期最受宠的弟弟,他获得雍正的赏赐非常多,几乎和雍正最喜爱的弟弟康熙第十三子胤祥一样多,所以胤礼家产特别丰厚,乾隆将弘曕过继给胤礼也就是想让弟弟将来就有丰厚的家产。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了嘉庆身上,弘昼和弘曕还算是乾隆的异母弟,而永璘则是嘉庆的同母亲兄弟,通常这种情况下永璘在皇位上的威胁对嘉庆是最大的,一般都会被皇帝收拾一下,不信看一看雍正的同母弟康熙第十四子胤禵对雍正皇位威胁有多大,所以雍正才把他圈禁起来。
但这件事在嘉庆和永璘身上怎没有出现,反而是很温馨的皇家温情一幕在他们兄弟身上上演。
其实这归根到底还是在于永璘本身性格问题,永璘自幼受到乾隆的宠爱,就没非常的没有正行,虽然乾隆的儿子整体素质肯定都不如康熙的儿子那么高,但是乾隆的儿子中也有像五阿哥永琪这种文武双全的孩子;还有像类似于曹植的文豪儿子十一子永瑆;再不济也如嘉庆一般比较均衡一些。
但唯独永璘是乾隆诸子中素质最差,且就好贪财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永璘自幼就对这金钱有着极高的热诚,按道理他从小生活在皇家,本来应该对金钱应该没有太多的概念,可是永璘对钱非常执着。
别看永璘文不能写文,武不能打仗,但他这脑子对于金钱账目算计的可是非常精细,所以乾隆在分府时赐给了他一所当铺,永璘就靠这个发了家。这么看起来是不是这个永璘有点像《庆余年》中的范思辙呢,他还真有点那文武都不行,唯独对经商和金钱很感兴趣的意思。
永璘这一生最羡慕的人不是老爹乾隆,也不是个哥哥嘉庆,其实他最羡慕的人是乾隆朝第一大贪官和珅。
和珅虽然是大贪官,但其实在历史上他还是颇有能力,文采和才能都很不错。不过永璘羡慕的可不是和珅的优点,恰恰就是和珅的缺点,和珅在历史上也善于经商,并且贪婪成性,居所豪华,家产巨富,永璘恰恰羡慕的就是和珅的豪宅和家产。
和珅在乾隆朝所作所为早就引起了乾隆诸子的不满,乾隆中后期,乾隆皇位不出意外就是从第十一子永瑆和十五子嘉庆二人之间选择,恰好他们俩都十分憎恨和珅,永瑆与乾隆朝文人清流领袖刘墉关系非常亲密,刘墉一直是处于与和珅对抗的一线。嘉庆最敬重的人就是他的老师朱珪,而朱珪恰恰也是乾隆朝有名的清官,与刘墉是同一条战线都专注于对付和珅。
所以乾隆的儿子永瑆和嘉庆在刘墉和朱珪的影响下也十分憎恶和珅,认为是他毁坏了乾隆盛世的硕果,因此曾经永瑆与嘉庆还有永璘兄弟三人聚在一起聊天,正好聊到了和珅的身上,兄弟三人就相约不管将来他们谁登上皇位都一定要弄死和珅,而永璘却回答:不管你们谁想当皇帝,我是不想当,我对哥哥们只有一个要求,不管你们谁当皇帝,将来弄死和珅后,把他的豪宅和家产都赐给我,我就万分满意了。
永璘这一番话也被后世认定为胸无大志,成为了“不爱江山爱豪宅”的糊涂王爷。永璘这番话看似胸无大志,其实他也是明哲保身,他既然不想参与皇位,不如赶紧向皇兄们表明自己的心志,所以他也能在嘉庆继位后深得嘉庆宠爱和赏赐。
嘉庆亲政后还真的实现了当初兄弟们之间的许约,嘉庆亲政晋封永璘为庆郡王。随即嘉庆先是将和珅赐死,并没收和珅家产,然后就将和珅的家产一半赐予了弟弟永璘,另一半则收归自己内务府,要知道内务府是相当于皇帝的私人账户,也就是说和珅一生贪腐所得最终都被嘉庆和永璘这对亲兄弟平分了,难怪民间流传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看来确实是嘉庆吃饱而不是大清国库吃饱了。
除了赐予和珅家产,嘉庆也真的将和珅的豪宅赐给了永璘,和珅的豪宅毕竟是永璘心心念的东西嘛,但是由于和珅的儿媳妇是乾隆和嘉庆最宠爱的十公主,所以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没有被追究,而丰绅殷德与十公主夫妇也一直继续住在和珅的豪宅之中,也就是说嘉庆只将一半的和珅豪宅赐给了永璘,另一半还在十公主夫妇手中。
永璘此后心心念的就是想占有整个和珅的豪宅,但很可惜,他没有熬过妹妹十公主,他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就去世了,享年55岁。在永璘临终前,嘉庆为了让他高兴特意晋封他为庆亲王,没有什么能力且还没有什么功劳的永璘在临终前终于成为了亲王。
但这也比不上让永璘占据整个和珅豪宅更快乐,但嘉庆也十分宠爱妹妹十公主,所以他不可能为了弟弟将妹妹赶出和珅的豪宅,因此永璘最终也只能带着没有完全占有和珅豪宅的遗憾走了。
十公主在道光三年(1823年)才去世,她去世后内务府才终于将整个的和珅豪宅都拨给了永璘的儿子庆郡王绵愍。不过永璘坐拥和珅豪宅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咸丰时期,永璘的孙子奕劻降级承袭爵位,已经不再是亲王或郡王爵位,于是咸丰在晋封弟弟奕䜣为恭亲王之后,就命令内务府将庆王府收回重新分配给恭亲王奕䜣,也就是我们现代所能看到的北京恭亲王府。
而且要说这个家风和性格可能真的会遗传,这一点在永璘这就能最好的体现。永璘的孙子是晚清时期的总理大臣奕劻。这个奕劻最初不是很受宠爱,毕竟已经改朝换代很多年了,永璘家族早已失去了嘉庆那时期的宠爱。
但奕劻完全靠着自己给慈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上位了,奕劻也凭借这些让庆亲王爵位在慈禧时代变成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也是满清晋级的最后一位铁帽子王爵位。
奕劻为人庸庸碌碌,且生性贪鄙,和他的爷爷永璘一样就喜好金钱。奕劻虽然能力差,但是也和永璘一样理财是一把好手。在晚清慈禧最需要钱的时候,奕劻总能想办法凑来钱,而且不光能给慈禧凑来钱,奕劻也能自己搂钱,奕劻的生财之道就在于卖官鬻爵。
在奕劻卖官鬻爵时,清末民间百姓背地里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作“庆氏公司总经理”。而且奕劻为官所贪来的钱财大多都存储在海外银行,可以说奕劻还是近现代“裸官”第一人。
奕劻在理财上非常有超前意识,当时外国银行已经将业务开展到中国,但由于八国联军侵华,大家都愿意去外国银行存钱,只有奕劻特别喜爱外国银行,尤其是英国汇丰银行,他的大部分资产都存在英国汇丰银行之中。
据后来英国《泰晤士报》披露,奕劻在汇丰银行的存款高达712万多英镑,要知道当时在英国买一幢带花园的豪宅也不过2000多英镑,而奕劻的存款居然达到了700多万,可见奕劻多么富有。
最终清朝在奕劻这么胡搞乱搞之下走向了灭亡,真不知道乾隆如果知道在大清灭亡过程中永璘的孙子奕劻也出了一份力,他会不会后悔当初为何那么娇惯永璘。
永璘这一生目标很明确,就想做一个富贵闲散王爷混吃等死,所以从嘉庆最后给他的谥号为“僖”也能看出来,在谥法中小心畏忌曰僖;质渊受谏曰僖;有罚而还曰僖;刚克曰僖;有过曰僖;慈惠爱亲曰僖;小心恭慎曰僖;乐闻善言曰僖;恭慎无过曰僖。
总结下来这个“僖”字就基本代表着这个人毫无建树,混吃等死,非常的符合贴切永璘的一生事迹,不过虽然永璘混吃等死,但他的命运和结局在最是无情帝王家的皇室中还算是非常不错得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刘禅和孙皓有什么区别?
刘禅和孙皓区别太大了。虽然两位都是三国末期的亡国之君。但两位皇帝的才能却大不同。
先谈谈刘禅。刘禅,蜀后主。是整个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公元223-263年在位,共计41年。刘禅207年出生于荆州乱世之中,不到一岁,就发生了赤壁之战,曹操大军横扫荆州。直到公元271年去世,是活到寿终正寝的皇帝。没有大智慧,是做不到的。
1,刘禅有大智慧。
一个小小年纪的皇帝,能把诸葛亮这种旷世奇才笼络在身边,充分让他发挥特长,用人不疑。在蜀国亡后,也能装傻,卸掉晋国皇帝的担心,让自己又多活了8年,寿终正寝。
2,刘禅极其仁慈。
在位期间,很少杀臣民。《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其父被判入狱,因刘禅执法是公平的,更多的是仁慈,爱护老百姓。所以陈寿在写书时一点都不恨蜀国,客观的写了三国,很多方面都是向着蜀国的。249年,以前的敌人夏侯霸来投奔,刘禅不仅没有杀他,还拜为车骑将军,充分利用人才。
3,刘禅胸襟宽广。
诸葛亮把军权政权全部抓在手里时,刘禅一点也不起疑心,也没有找机会出去诸葛亮。一代帝王,没有宽广的胸襟,是做不到这样的。期间,很多大臣要求说诸葛亮的坏话,要求降职诸葛亮,刘禅把这些在民间议论的人员抓起来,不让诸葛亮在前线分心。
4,刘禅治国有方,用人比刘备还聪明。234年,诸葛亮死后,刘禅把大权全部收回来,取消丞相一职。北方,东方和西南方,安排好得力大将镇守,尤其是东边,吴国陆逊和他的儿子陆航,一直想着夺下涪陵(今重庆)这一带。但刘禅启用的邓芝镇守,数十年安宁无虞。刘禅在没有诸葛亮的30年里,一样保持了蜀国的稳定和繁荣。
再来谈谈吴国末代皇帝孙皓。
孙皓(243年—284年),三国时期吴国末代皇帝(264年—280年在位),吴大帝孙权之孙,废太子孙和之子。
在位初期,还能施行明政。但没几年,就开始沉溺酒色,残暴无仁,跟刘禅没法相比。他极其喜欢杀戮,昏庸暴虐。名声很大,惊动华夏,令晋武帝感到惶怖 。 天纪四年(280年),西晋攻破建康,他的也学了刘禅投降,封为归命侯。过了不到四年,公元284年,孙皓在洛阳去世。一共活了42岁,跟刘禅也没法比。
-
上一篇
k线图鑫东财配资,7月13号星期一 -
下一篇
cf全名,ios游戏映射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