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枪弹夹,为何不能像冲锋枪弹匣装备上百发子弹

英雄联盟 133
广告一

机枪弹夹,为何不能像冲锋枪弹匣装备上百发子弹?

当我看到这个题目是,表情是这样的

手枪的弹匣容量的确很难超过20发,这倒是不假,可冲锋枪哪来的上百发的供弹具啊?就算是那些弹鼓供弹的冲锋枪,也不过七八十发的弹容量,这也就顶天了。

机枪弹夹,为何不能像冲锋枪弹匣装备上百发子弹

美国的A180“冲锋枪”,发射的是.22LR步枪弹,弹仓可以装一百多发子弹

这是因为,冲锋枪和手枪,都是强调的轻快便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逐渐加强弹仓容量、火力等等。冲锋枪最初的发明,就是在一战时期的堑壕战中,为了快速清除侵入战壕的敌人而设计的。换句话说,冲锋枪虽然要求火力凶猛,但是绝对不可能像机枪那样拥有极大的弹仓容量。

最早使用“冲锋枪”这个词的,是汤姆逊冲锋枪

而反观一战时期的机枪呢?比如说邵沙M1915轻机枪、刘易斯轻机枪等等,弹仓容量也没那么大。即便是现在的轻机枪,也通常使用的是70发左右的弹鼓或者25发一节的弹链罢了。冲锋枪用超过100发弹仓的嘛……反正很少就是了。

法国的邵沙轻机枪,弹仓容量仅有二十发

而手枪这块儿呢?其实出现的时间很早,基本上就是把火枪的枪托和枪管改短之后的产品。这种早期的手枪大多数都是“单打一”,没有什么火力持续性可言。比如说著名的黑胡子海盗爱德华·蒂奇,就曾在自己的腰带上装了三把手枪,以方便在近距离时快速射击。

黑胡子海盗

哪怕是发展到了现在,普遍的自动手枪弹仓容量也不过15发左右,但是在某些冲锋手枪上,甚至有用弹鼓的存在。

当然了,像上图中的Glock 18系列冲锋手枪,也很少有军队采购。

我是战甲装研菌,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榴弹发射器是介于步枪和迫机炮之间的一种火力配置吗?

榴弹发射器这个东西,是用来填补手榴弹和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区的,榴弹发射器发射的榴弹属于面杀伤武器,和步枪之间的关系不大。

从一战开始,由于堑壕的大量使用步兵对于轻便的曲射火力也有了一定的需求,这种情况下,首先是出现了枪榴弹和掷弹筒,用来为步兵提供曲射火力支援。不过,掷弹筒只有日本人大量使用,其他国家用的不多,枪榴弹则是比较普及,尤其是空心装药的反坦克枪榴弹出现以后,反坦克枪榴弹成了步兵的标准配置,特别是法国人喜欢用这玩意。

当时的八路军在自己的兵工厂制造了一种类似于榴弹发射器的东西,这个在轻兵器杂志上有过介绍,不过这种凭借手工生产的东西,只能是雏形,而没有大范围使用。比较成熟的榴弹发射器是M79,这种榴弹发射器被称为步兵班长大炮,由于可以跟随步兵班运动提供火力支援,所以大受欢迎。不过由于M79需要专人使用,减少了步兵班里步枪手的数量,所以这种M203枪挂式榴弹发射器又被研制了出来,在他出现之前,美国人就把M79的木托锯掉绑在步枪的枪管下边使用,M203算是把这种改装制式化了。现在,榴弹发射器主要有三大类,一个是重型的用三脚架架着,使用弹链或者弹匣供弹,这种有时候也叫榴弹机枪。还有就是挂在枪管下边的枪挂式榴弹发射器,还有就是用弹巢供弹,一次装填4-6发榴弹,有点像过去的左轮手枪。

图片来自网络。

清朝生产过机枪吗?

其实满清政府时期,经常接触并购买最新的高科技武器装备,那时候并不存在禁运,洋人都是主动上门兜售武器。所以清朝后期能够自主生产几种世界最先进机枪。以至于在甲午战争的汉城战役中,日军看到清军的加特林机枪密集开火的时候,膛目结舌,很多土鳖的日军竟然不知道世界上有机关枪这种武器。当然,最后清军也是溃败的,大量的加特林林机枪被日军缴获。

早在康熙年间,清朝著名的武器发明家,自动枪械专家,戴梓教授,研制了一种叫做 “连火铳”的连发速射武器,在当时远远领先于西方国家。所以在影视作品中,机枪都是倪大红老师发明的,尽管这挺捷克造的ZB-26道具机枪有点穿帮。

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戴辛的连珠火铳就是现代机关枪的前身,主要依据是《清史稿》的这句话:“梓以布衣从军,献连珠火铳法”。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则记载:“形若琵琶,凡火药铅丸,皆贮于铳脊,以机轮开闭。其机有二,相衔如牡牝,扳一机则火药铅丸自落筒中,第二机随之并动,石激火出,而铳发矣,计二十八发,火药铅丸乃尽,始需重贮”。

然后,很多文献就把戴辛的28连发火铳确定为现代机枪的鼻祖,谣传至今。实际上,戴辛连珠火铳就是一种连续供弹火药枪。早在1650年(清顺治七年)就在欧洲发明。

北京故宫博物院就有一支清代康熙初年外国进献的火枪,戴梓的连珠火铣很可能是对这杆连珠枪的改进或仿制。从构造原理来看,连珠火铳与机枪根本不是一回事,连珠枪不是自动武器,不能自动完成连续射击的过程,因此并不是机枪。

清朝生产的真正机枪,要到1884年,这一年清朝仿制了两种机枪。首先是诺登飞四门神机连珠炮,这是一种美国人诺登飞于1878年发明的多管排列的机枪,多根枪管平行排列,弹药由上部供弹,由转动把手驱动依次击发并上弹。1884年金陵机器局仿制成功。中法战争时曾大量使用,北洋水师的军舰也装备过此炮。

第二种是加特林机枪。在当时被称为格林快炮,这种机枪有6根可转动的枪管,通过转动手柄,依次完成装弹、射击和再次上弹等动作,完美解决了机枪的持续发射问题。

格林快炮是第一种正式装备军队的连发速射机枪,这种武器一经推出就引起了当时世界各国军队的注意。1881年金陵机器局仿制成功,被称为“十门连珠格林快炮”。投产后大量装备清军,北洋水师的定远、镇远、致远、靖远舰等主力舰均也都安装了格林快炮。

格林机枪图,摘自《中西兵略指掌》

清军的格林炮。

1884年,被人们尊称为自动武器之父的马克沁发明了真正的机关枪,这是一种火药驱动自动连续射击的水冷重机枪。由于射速太快,太耗费子弹,一开始在欧洲无人问津,当时各国军队都没有看出这挺机枪的巨大军事潜力。

清朝是进口洋武器的大客户,于是马克沁是除了浑身解数来推销,上图是中方观看马克沁机枪的射击演示。照片下面的说明:“清朝官员在观看一挺马克沁机枪的巨大威力,这挺机枪打断了一棵直径18英寸的大树。”

1888年,金陵制造局成功仿制了马克沁机枪,被称为“赛电枪”,赛过闪电的意思。不过,金陵制造局仿制以后并未批量生产,也没有装备清朝军队,几挺样枪被存进了仓库。

不过,马克沁机枪的中国缘并没有结束,1935年,金陵兵工厂仿制成功马克沁MG08式机枪,命名为民24式重机枪,该枪对原装的德国货进行了改良,枪机改成易拆卸式,枪架改为轻便的三脚架。民24式重机枪是当时世界范围内仿制马克沁机枪的最优秀型号,质量精湛,以高可靠性而著称,至今都是国际古董枪市场的抢手货。

清朝生产的最后一种机枪,是丹麦的麦德森机枪,这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轻机枪。清朝在1908年进口了上千挺,在清军中使用广泛,随后加以仿制。

辛亥革命前夕,广东制造军械总厂仿制出麦德森机枪,被称为“轻机快炮”,麦德森机枪以高可靠性和耐用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服役时间最长的轻机枪。现在很多国家的军队和强力机关还装备此枪,例如巴西军队警察部队使用的这种一百年前的轻机枪,没准这挺机枪就是清朝生产的。

步兵班的机枪组如何配制火力?

火力配置如何,下面发几张图,看看中,美,俄,德,日这5个陆上强国的步兵班组的基本火力配置。

▲上图为美国陆军步兵班标准配置,总共9人,其中包括7支自动步枪,2艇通用机枪,人人有枪。另外其中两支步枪挂有35毫米榴弹发射器,另有2人携带单兵火箭筒。美国实战经验丰富,相信如此配置也是进过实战检验后的最佳班组火力配置了。

▲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标准班组配置,人数共7人,共有6支自动步枪,1支班用机枪,图中ATM手同时携带有反坦克火箭筒。

▲俄罗斯步兵班共8人,装备有4支AK74步枪,2支AS微声突击步枪,2艇通用机枪,至于反坦克火箭筒则不占编制,可以随时携带。

▲德国陆军在二战初期横扫欧洲大陆,威名在外,如今的德国陆军已经实现全部机械化,德国陆军机械化步兵班配置如上图,德国步兵班共10人,装备有10支自动步枪,1挺通用机枪,以及多具铁拳反坦克火箭筒。

▲最后来看看我们的陆军步兵班,图中可以看到我国陆军步兵班9人,装备有4支95步枪,1支95班机,1具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1支手枪,其中9人中有2人没有武器,分别是机枪副手和反坦克火箭筒副手,这种做法与以上美,俄,德,日人均一把枪甚至超出人均一枪的做法完全不同。

▲以上是我军最精锐的空中突击旅某步兵班的配置,共10人,6支95,1支95班机,1具89式60迫击炮,2具火箭筒,比较注重重火力打击,这火力可以说是非常猛的了,但是依旧非常遗憾的是2个火箭筒手没有配置步枪,从图上来看这两个火箭筒手并为装备120火箭筒那样的重型火箭筒,完全可以加一把步枪,而美、俄、日、德的火箭筒手同样配置有步枪。

▲维和步兵营女兵班,人人有枪,不过这个看看就好,这个是特殊的存在,火力配置并不合理,所以当不得真,并不具备代表性。

从以上各国步兵班配置上可以看出,美国和俄罗斯步兵班至少有2挺通用机枪,人人有枪,火力持续输出打击能力强,而这两个国家又是当今实战经验最丰富的两个国家,如此配置显然有其道理,虽然我们空中突击旅装备火力凶猛,但仍有不足,而且其他大部分部队的步兵班副手们依旧两手空空,期待我们早日给那些副手们在加一加担子,不要再让他们两手空空对敌。

▲这才是理想中的我军步兵班配置,大家觉得如何?

机枪能端着扫射吗?

班用轻机枪可以端着射击,实战中,如果突然性的发生遭遇战也是会端着机枪射击的。冲锋作战中,机枪手也会采取这样的射击姿势。至于做为防守一方,打急眼了,站起来端着机枪射击的情况不能说没有,战场上一切皆有可能,不过,未必可取。为什么呢?往下看!

机枪端着射击有一个术语,叫行进间抵近射击,这主要是针对班用轻机枪或者是通用机枪而言,重机枪端不动,太重了。端着机枪射击并不容易,班用轻机枪中有这样的射击训练,叫做抵近射击!为什么叫抵近射击呢?因为机枪端着射击时无法做到据枪瞄准,只能是凭感觉,也就是经验。这是因为机枪的重量决定的,轻机枪轻的也有十几斤,早期的轻机枪更重,例如,56式轻机枪重量约7公斤,100发弹鼓重约2.44公斤,加在一起接近10公斤;歪把子、捷克式也都差不多;俄罗斯的Pecheneg通用机枪重机枪状态12.7公斤,这个太重了,端着费劲,轻机枪状态8公斤多,这个可以。抵近射击通常都是紧急状态,近距离时的做法。

机枪端着射击时只能是凭感觉,凭经验,抵近射击时机枪背带夸在肩上,机枪据于腰间位置,枪身持平,对目标射击。当然,如果是无准备的情况下可以端着机枪射击,不过,坚持不了多久,打仗可是个力气活,对人的体能消耗极大。机枪端着射击,抵近射击都不是机枪射击的最佳姿势,端着机枪射击时,枪托无法贴肩,射击时机枪稳定性极差,这一点在影视作品的描述是切合实际的。抵近射击时,右手扣动扳机很是别扭,而且使不上劲,枪托只能用手臂压向身体一侧,凭经验射击。

机枪上有提把的,也不利于抵近射击,更不利于端着机枪射击,这个提把主要是方便提枪的,其实并不方便。不要看十来公斤的重量,端不了多久,特别是运动状态下,这也是为什么训练抵近射击的原因,因为挎肩式抵近射击最省力气。机枪据枪瞄准射击时,通常都是跪姿,立姿战场上做不到,也太危险。不论是抵近射击还是端着机枪射击,或是跪姿或是立姿都无法保证射击精度,机枪最好的射击姿势就是卧姿射击,准确的很高。

端着机枪射击通常都是突然性的遭遇战,距离远了你趴下多好,不但能够满足精度又能保障你的安全。不过,像影视作品中描述的那样,从战壕里跳出来端着机枪射击的情况,不能说没有,我是不会这样做,不是我怕死,而是不想找死。战场上百八十米距离只需要一枪就能把你干翻。

再说说扫射这个问题,机枪射击时并不会突突突连续射击,一个是敌人没有这么大的密度,二是继续射击时枪口火焰气体会影响瞄准线,三是机枪继续射击时子弹散布很大。机枪射击采取点射,基本都是3、5发点射。我也曾是机枪手,始终都是2~3发点射,训练科目中,只有抵近射击时允许超过3发以上的长点射,其实,超过3发以上的子弹跑哪里去心里真没数。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www.pv985.cn/pv/14691.html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yun985@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