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基金,吸收法脱硝知名人物
福特基金,吸收法脱硝知名人物?
吸收法脱硝是一种利用氨或尿素等化合物作为还原剂,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还原为氮(N2)和水(H2O)的技术。这一技术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与吸收法脱硝相关的知名人物:
1. 卡尔·本茨(Karl Benz):德国汽车工程师和企业家,被认为是现代汽车工业的奠基人。他在188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为后来的汽车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关于他是否对吸收法脱硝技术做出贡献的信息并未找到。
2. 约瑟夫·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和作家,被誉为“氧气之父”。他是第一个证明氧气存在并将其用于医学和工业领域的人。虽然普利斯特利的研究为环保领域做出了贡献,但与吸收法脱硝技术的关联并不明显。
3. 罗伯特·博尔(Robert Boyle):爱尔兰化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被誉为现代化学之父。他对气体分子的研究为后来的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虽然博尔的研究与环境保护有关,但他与吸收法脱硝技术的关系并不明确。
4. 乔治·威斯汀豪斯(George Westinghouse):美国发明家、电气工程师和商人,被誉为交流电之父。他发明了交流电系统,对电力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威斯汀豪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而非吸收法脱硝技术。
总之,以上提到的人物与吸收法脱硝技术关系不大。在环保领域,有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企业家为其发展做出了贡献,如亨利·福特(Henry Ford)、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等。
有什么关于金融方面的好电影推荐?
2019年,我们满怀期待的迎接2020年,当我们以为经济会越来越好,金融危机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结果2020年开年两大事件彻底击垮了全球相对稳定的经济、金融体系。
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沙俄油价争执互不相让,这都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体系,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可以说,未来的生活将比现在更难,虽然生在华夏,有国家的保障,吃喝没问题,最惨也不会沦落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地步,但是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下面推荐5部关于经济危机的电影,希望我们都能在电影中了解经济危机,正确的面对危机。
一、《大而不倒》
这部影片以官方的立场讲述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曾任高盛集团主席)为主要线索,详细记录了美国政府在面对金融危机时,如何决定全球最大经济命运的决策和行动的,生动刻画了金融危机下各大金融机构的众生相,如何放弃作茧自缚的雷曼银行。为了拯救美国经济、拯救美国金融体系、拯救全球经济,摆脱市场无法融资的困境,以保尔森为首的政府官员动用一切关系和渠道,拯救这场金融危机。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从美国政府层面,更清晰的了解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二、《利益风暴》
这部影片以金融机构的立场讲述了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在这家机构即将宣布破产前的24小时。年轻的分析师接过被辞退领导的U盘后,对模型进行分析,突然意识到公司的评估模型存在重大漏洞,这一漏洞将直接导致公司破产,因为公司买入了大量的有价证券,但是现在这些证券都不值钱了,就像钱变成纸一样,瞬间就可以灰飞烟灭。发现问题后,公司高层连夜会议,连公司老大都坐着直升机飞回来,希望研究出策略来挽救公司,通宵会议后,公司决定以极低的价格抛售一文不值的证券。这一决定,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美国金融机构面对危机的镇静,更表现了人性的羞耻。这一场战役,虽然保住了公司的稳定,但是将危机转嫁给了更多的人,最终的厄运谁也不会逃掉….
三、《大空头》
危机之下,只有少数人赚的盆满钵满。《大空头》就以四个空头的立场讲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下空头是如何从全球经济危机中赚取超额利润,同时他们还试图阻止全球经济的衰退的故事。看完之后,你会发现,原来经济危机最大的获益者是少数的大空头,面对最大的灾难者则是大多数人。据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赚的最多的不是这里面的几位空头,因为他们只是先知先觉的小人物,高盛、摩根则赚了上百亿,还是美金。
四、《新抢钱夫妻》
抢钱?夫妻?难道是夫妻档的枪战片?不不不!这是一部以荒诞主义为主的现实片。美国的体系崇尚超前消费,为了住别墅,开好车,房二押、车二押比比皆是,为了享受生活,没有稳定的存款以供支配,可以说就算你收入中等,当金融危机来临时,一样需要靠救济生活。这部影片就讲述了主人公迪克(刚晋升就背锅)和妻子简(金融危机下辞职)从高高在上、不愁吃穿的白领沦落到没有生活保障、甚至居无定所的无业游民,生活落差让他们走上了迫不得已的抢劫之路,但是,抢劫就搞笑了,原本打算抢劫商店,却被一老人拿东西上车;原本抢劫银行,却看到自己同事锒铛入狱……一切的一切只能让他回归理性、从长计议,找到问题的本质,那就是想法设法要回自己失去的财富。经济危机下,谁都是无头苍蝇,找不到未来方向,这部电影提醒我们,不要让浮躁左右理智的你,要认清现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当幸福来敲门》
不管这个时代发生什么,生活还是要过,工作还是要找,《当幸福来敲门》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找工作的屡屡碰壁,一次又一次的消磨自己的耐心,其实在消磨之中也在不断锤炼自己,锤炼自己的意志和心灵,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向威尔·史密斯学习,相信未来,相信自己。
其实,危机不可怕,可怕的是恐慌,对当下的恐慌,对未来的恐慌,恐慌将会打破我们内心所有的防线;当面对当下和未来时,只有真正的了解,才能找寻生活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恐慌没用,努力才有可能改变现状。
美国政府釆取了什么样的政策挽回滞胀局面?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蒙上一片阴霾。据IMF预测,2020年全球经济将迎来负增长。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80年以来,全球GDP一直保持正增长(2009年最低为0.01%),看来2020年要创新低了。
相比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此次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衰退,与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有更多相似性。那次衰退,肇始于石油危机,对很多国家而言,是一种不可控的外生冲击。
在那次滞胀危机中,传统的药方——刺激政策——失灵,与当前新冠疫情肆虐下的刺激政策的局限性有颇多相似之处。回顾那段滞胀历史,对于全球经济走出当前困境有很多启发意义。
滞涨来袭,美国坠入“黑铁时代”
二战结束时,世界满目疮痍,美国一枝独秀——以全球占比7%的人口,生产全球42%的工业制成品、43%的电力、57%的钢铁、62%的原油和80%的汽车。战后,外有世界重建刺激,内有大萧条长期压制的需求反弹,美国经济迎来近三十年的黄金增长期。1946-1973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3.8%,家庭实际收入年均上涨2.1%。这段时期,美国处处透着乐观与繁荣:
高中学历及以下的蓝领工人靠一己之力足以养家,并在郊区买地建房,各项配套福利制度相继建立;
18-24岁人口中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升20个百分点,达到35%,经济体从制造业为主向知识型经济体的转型初显端倪;
美国企业在全球市场攻城略地,如“英国市场上一半以上的汽车、吸尘器、电动剃须刀、剃须刀刀片、早餐麦片、薯片、缝纫机、吉士粉和打字机都产自美国”(格林斯潘语);
商业创新也层出不穷,沃尔玛重新定义“超市”,麦当劳开创加盟模式,集装箱重新定义货运物流,流程标准化重塑制造业……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70年代,长达十余年的滞涨(增长停滞+通货膨胀)突然来袭,与黄金时代形成鲜明对照,将美国经济瞬时带入黑铁时代,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弹。
滞胀的产生,引发了经济学界的广泛反思。人们普遍认为,黄金冲击和石油冲击是滞涨的导火索。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长期外流让美国不堪重负,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终止美元兑换黄金(1盎司黄金=35美元)的义务。不再锚定黄金后,美元成为真正的“纸币”,币值波动加剧,通胀迎来第一个高峰,正应了弗里德曼的名言,“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个货币现象”。
1973年,OPEC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一时间油价高涨,成为通胀神助攻。在接下来的9年里,美国原油价格上涨9倍,交通、炼油厂、化工厂、钢铁厂、铝业公司、国际货运等能源大户受到严重冲击,波及整个经济体。
滞涨之下,人们承受着失业与通胀的双重打击,美国梦消失了,引发一系列社会动荡:工人要求提高工资,以匹配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纳税人奋起反抗,因为名义收入上升推高了他们的纳税登记;储蓄者发现积累一生的财富像雪糕一样融化消失。
那段时间,美国罢工不断,暗杀率飙升,社会动荡。据说当时尼克松总统曾私下说,“美国的堕落最终将摧毁一个文明”。1975年,《时代周刊》曾刊登一篇封面文章,提出“资本主义能否存在下去”的疑问。
滞胀的反思:经济活力的消失
滞胀的影响如此之大,除了在宏观层面溯源,将其归结于“石油冲击”和“货币超发”外;微观层面,经济学家发现,企业活力下降才是迟迟无法走出停滞的最根本原因。在《繁荣与衰退》一书中,格林斯潘曾如此评价当时的美国企业:
“美国的各家企业都洋洋自得,但其实都充满各种缺陷:首先是承担着巨额的福利成本,其次是不愿意在标准化生产之外多想一想新的生产方式,最后是对来自亚洲的竞争视而不见。”
就美国企业承担的福利成本而言,早在1949年,彼得·德鲁克就曾撰文评论道,“大企业是我们现有社会秩序的最真实代表。这些企业的内部组织架构实际上折射出了整个社会所能看到的社会结构。”一句话,企业办社会,为员工提供各项福利设施,渐渐不堪重负。
就产品策略而言,当时的美国企业注重流程标准化和自动化,眼睛盯着流程,不再关注消费者需求。面对千遍一律的产品和服务,很多企业自诩“最好的惊喜就是没有惊喜”,忽视了消费者的真实诉求。如石油危机后,油价大涨,美国汽车厂商依旧故我,继续生产高油耗的汽车,把市场拱手让给日本厂商。
同时,这段时期,美国企业沉浸于黄金时代的自满中,创新投入也不足。如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主席杰克逊·格雷森曾于1980年评论道:
“20年来,美国管理层靠着二战中获得的大量研发成果混日子,并一直在奖励营销、财务和法务部门的主管,却忽视了生产部门的人员”。
结果上看,20世纪70年代,美国企业出现了全面败退。日企和德企作为主要竞争者,不仅在汽车、钢铁等传统工业中后来至上,在半导体、芯片等高科技产业上也紧追不舍。以至于当时美国社会上出现一种普遍的忧虑——美国正在走英国的老路,被追赶,被超越。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通货膨胀下,工人通过罢工要求提高工资,进一步推高企业成本,削弱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为生存自救,美国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加速国内制造业空心化。
20世纪70年代,美国大企业全球化加速,通过境外投资设厂来享受当地劳动力红利。1967~1975年,跨国企业境外投资额增长8倍,其中,美国五分之一的国内产能转移至境外。在此背景下,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韩国等亚洲四小龙崛起,中国大陆、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也相继迎来投资热潮。
与之相应,美国境内出现产业空心化迹象,失业加剧,中产阶层开始没落,经济陷入增长停滞的怪圈。
种种因素叠加,滞涨犹如一个泥潭,走出来举步维艰。
将滞涨分为“通胀”和“停滞”。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用货币紧缩对抗通胀,顶着“无情”、“铁腕”之名,终于把通胀制服;而对抗“停滞”则困难许多,典型如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期间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统统无效。美国又是如何走出停滞的呢?
走出危机
长期滞涨下,社会心态开始求变。滞涨阴霾下,美国里根政府与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出了相似的药方——激活企业活力。两国政府均向选民承诺:
“要把侵蚀盎格鲁-撒克逊传统企业家动物精神的福利国家制度打回去,回归19世纪的纯粹资本主义,让英美两国重振雄风”(《21世纪资本论》作者托马斯•皮凯蒂语)。
世事轮回,“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求助政府,希望政府能够带领他们走出市场不稳定的泥潭;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转向企业家,希望企业家能够拯救他们于政府对创新的扼杀之中。(格林斯潘语)”
事实上,里根入主白宫之前,他的前任卡特就曾在国情咨文中无奈地宣称:
“政府无法消除贫困,无法提供富足的经济,无法降低通货膨胀,无法解救我们的城市,也无法解决文盲问题或提供能源。”
激活企业活力,精髓是缩减社会福利开支、降低税率。1981年和1986年,里根政府推出两次税制改革,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从70%降至28%;资本利得税率从28%降至20%;企业所得税则从46%降至34%。
事后看,最高所得税率的大幅下调,削减了累计税制的调节作用,加剧收入不平等,成为当下美国种种社会问题的根源。但在当时,大幅减税计划,激活了企业和人才的活力,成为助推经济走出“停滞”的重要推力。
减税之外,里根政府还致力于削弱工会权力,并持续放松经济管制,被市场统称为“里根经济学”。
同时,20世纪80年代美国盛行的杠杆并购,也在客观上刺激着企业活力。当时,美国金融市场可为企业并购提供融资,偿债资金来源于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举例来说,我看中了一家企业,但我没钱,我向金融机构承诺,只要借钱给我,我把这家企业买下来,会变卖企业资产用于偿债。
这也意味着,如果并购失败,融资者根本无力还钱。所以,这种高风险债券被称作垃圾债券(数据显示,违约率超过20%),但资本愿意买单。垃圾债券的红火催生了恶意并购市场,而恶意并购的存在如饿狼般对优质企业虎视眈眈,刺激企业提高活力、做大市值,提高被并购门槛。20世纪90年代后,垃圾债券被风险投资取代,垃圾债券追逐成熟公司,风险资本则专注初创企业。风险资本的盛行,催生了美国互联网泡沫,也奠定了美国在信息时代的领先地位。
在一系列措施中,普遍认为点睛之笔来自“广场协议”。1985年,美、日、德达成协议,美元对日元、德国马克贬值,美国产品出口竞争力大增,制造业收获起死回生之效。
广场协议只是暂解美国经济一时之急,不过蝴蝶效应下,事后引发的连锁反应让人唏嘘。日本自广场协议之后,经济加速泡沫化,并最终迎来失去的三十年。很多观察者事后总结,美国通过广场协议割了日本的韭菜,从根本上打垮了美国企业最大的竞争对手——日本企业。一味的阴谋论并不可取,但的确也是“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种种措施下,美国成功走出滞涨,重新迎来商业发展的黄金期。1980-2000年,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从最低759点涨至11497点,增长14倍。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经济也成功完成了升级迭代,微软和苹果替代福特和通用,成为新经济的代表。
复苏之路
回到当前。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各国均第一时间出台大规模刺激政策。某种意义上,危机之下的刺激政策就像新冠重症患者的呼吸机,可以救急、救命,但患者康复,最终要靠自身免疫力。滞涨的历史告诉我们,微观企业的活力,就是宏观经济的免疫力。
疫情期间,要救人、救企业,活着就好;疫情之后,大病初愈,复苏依赖创新与活力。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创造性破坏才是推动经济进步的主要动力。
创造性破坏的本质是“将社会资源导向那些能够获得最高产出的领域”,即资助前沿科技的进步和领军企业的发展,用“更前沿的科技手段和与这些科技相关的新的工作岗位,替换原本具有生产力的旧资产和与旧资产相关的工作岗位。”(格林斯潘语)
从这个角度看我国的新基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你会发现,复苏之路,已然开启。
海伦堡和广汇丰什么关系?
海伦堡(Heimann Brothers)和广汇丰(Guanghuifeng)是两家不同的公司,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海伦堡是一家德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成立于1923年,主要生产制动系统、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汽车零部件。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众多客户和合作伙伴,包括大众集团、福特汽车、通用汽车等知名汽车制造商。
而广汇丰则是一家中国企业,成立于1997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业务。该公司在中国多个城市拥有开发项目,包括住宅、商业、写字楼等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
虽然海伦堡和广汇丰在业务领域上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们都是各自所在行业的领先企业,对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美携同日本下血本欲从我国撤回大量企业?
先说结论:看短期,全世界的日子都不好过;看长期,我们大概率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我们先来探讨一些宏观的事件,再来总结一些通用原理,看看如何启发我们个人成长,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事情是这样子的:多家媒体证实,美国白宫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再次呼吁在华美国企业撤回美国本土,对于搬家费,美国官方将予以100%报销,包括厂房、设备、知识产权、基建、装修等所有费用。彭博社报道说,白宫重要官员发表此番言论的背景,是美国官方正在寻求办法提振因疫情而备受打击的经济,尤其是本土就业形势。
另据彭博社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推出了针对疫情的108万亿日元的经济援助计划,包括2435亿日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帮助日本在华企业将生产线迁回日本本土或其他国家。
这个事件已经在我们的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一些讨论,同时,网上也有很多分析文章。讨论无非也就是两种态度:一方认为这是我们产业链升级的机会,美日企业搬离我们,正好给本土企业腾出供应链条中的位置;另一方认为这是巨大的危险,因为美日企业在我们这里雇佣了千万员工,他们走了会引发我们的失业潮。
这样吧,我们就一条一条地把我们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写出来,让每一个人自己评判。
第一优势,巨大的市场需求。我们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统一单一大市场。除了日常生活用品的巨大需求,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我们还是大宗原材料、大型工业设备、各类专用设备等的最大需求市场。
第二优势,我们有全世界最齐全的工业门类,提供了绝大多数产业所需的材料和零部件。这种完备的体系创造了产业聚集效应,极大地提升了成本竞争力。
第三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帮助创造了世界最高效率的供应链体系。这包括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运输,充分且稳定的电力能源保障,强大的覆盖面极广的信息通讯系统等。
第四优势,世界规模最大的成熟制造业劳动力群体,以及每年数百万大学生毕业的工程师红利。
第五优势,坚持长期主义的官方,以及高效率的内部管理。
主要劣势有:第一,部分民用尖端科技处于空白,对应产业容易被卡脖子。第二,劳动力成本相对上升,对应东南亚各国处于劣势。第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我们产生深刻的敌视态度,使我们的对外交往和贸易方面承受巨大压力。
综合以上优劣势,美国和日本企业会怎么选?我们可以把美日企业分成两种:一是中国产业链必需且暂时不可替代的;二是没有不可替代性的。
从短期看,中国产业链必需且不可替代的美日企业,无论他们搬到哪里,我们都不得不乖乖地买人家的产品。但是从长期看,这类产品的高价格和高利润率会吸引我们本土的企业和专业人士集中攻关,从而加快实现国产替代的进程。
对于没有不可替代性的美日企业,他们就要非常谨慎了。因为中国产业链的效率是极其高的,光说这次疫情期间全社会爆口罩产能的业绩,就足以证明在非尖端技术的绝大多数产业领域,本土企业想在任何一个领域顶上产能的速度,都是相当快的。因此,那些本来在产业链里面过得好好的美日企业,是不敢轻易离开的。
即便是那些暂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美日企业,想撤离我们,无论是回美日本土还是前往东南亚等热门候选地,都要挨个解决如下问题:土地问题,私有土地慢慢征;基础设施问题,道路交通和电力保障要跟上;厂房建设周期,可以采访一下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先生;合格劳动力的雇佣,美日本土要担心数量和成本,东南亚要担心数量和质量。
考虑到这些问题,再参考美帝大统领川总亲自力推的富士康美国工厂的引进情况,我猜至少美国企业不太敢随便撤回本土吧。日本如果能够解决劳动力供应的问题,撤回本土的可操作性还强点儿,唯一要担心的,就是中国同行实现国产替代的速度了。
关于东南亚,这是近几年很多人担心和叫嚣要抢走我们制造业的大热门。其实东南亚相比我们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低。但是实际上,单说越南已经不那么低了,根据不少媒体的报道,越南人均工资已经从2012年的大约1300人民币每月上涨到近两年的约1700人民币每月了。
但是东南亚的真正问题在于无法形成一个能够和我们竞争的体量,由体量形成产业聚集效应,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并降低综合成本。比如电子产品,我们可以在珠三角这么小的一个区域内生产所有的零部件并完成终端产品的制造组装,直接发货全球市场。这种优势,即使我们国内的其他发达地区都很难竞争,东南亚又如何抢得走呢!
其实搬去东南亚的制造业大多集中在服装生产等劳动密集型、成本敏感类产业。没人听说过大规模机械制造业搬去东南亚吧。
事实上,对于国际局势的近期发展,我们的顶层已经有了非常清晰的判断。4月8日召开会议: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准备。同时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新华社4月10日电,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破冰。
顶层在《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这是顶层在为一切内外部挑战未雨绸缪。
简单地解读一下: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如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土地利用已经趋于饱和,于是上层把土地流转的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官方,包括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这些经济发动机。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这个土地的市场化配置,就为实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基础。
劳动力要素畅通有序流动,就是进一步在户口、社保、市民待遇等方面深化改革,让人们可以尽情去想去的城市发展,促进各地特色产业的繁荣。当然京沪两地还是要控制规模。
资本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通俗的讲,就是老百姓要创业、企业要发展壮大,在需要钱的时候,可以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因为我们社会以前的融资都是由银行主导,而众所周知小微企业由于风险较大,使得大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们。
资本要素实现市场化配置,一方面可以让企业以“注册制”直接上市融资,另一方面也会鼓励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提供更多资金来源。
多解释一句“注册制”:我们的股市对于企业而言,目前还是“审批制”,就是企业想上市融资,要在满足各种要求之后,提出申请,由官方审批。批准了才能上市,没批的话,再好的企业也上不了。而“注册制”就是股市开在那里,企业想上市,只要符合基本规定就可以直接挂上去,由市场来决定你的股票有没有人买、值多少钱买。
发展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市场,这个就戳中发达国家的核心痛点了:我们要加快发展尖端技术。技术要素市场,通俗的说,就是你发明了一个新技术,那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卖钱,技术越先进,你越有机会暴富。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认真尊重知识产权了,而核心就是让技术可以有更多变现渠道。
现在网上到处在说,很多高科技科研人才在京沪买不起房,造成了很多科研单位的人才流失。等技术要素市场建立起来,真正有本事的科研人员,可以将技术卖钱(就是变现),他们的收入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样也会形成正反馈,鼓励和吸引更多人投身科学研究事业,从而进一步促进我们本土高新技术的诞生。
由此看来,面对美国和日本试图撤离企业返回本土的意图,我们既有现实的优势,又有面向未来的应对措施。由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短期之内必然所有人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消极影响。但是长期来看,我们的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那么,为什么我们国家会具有这样的优势?为什么哪怕在非常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对我们充满了信心?原因就在于四个字: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这个概念完全不深奥,直接字面理解就可以,那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长远的考虑。
目前的世界首富也就是亚马逊公司的老板杰夫·贝索斯在1997年写给股东的信中表示,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围绕长期价值展开。亚马逊公司的营业收入不低,但是贝索斯坚持将更多的钱投入他的长远目标而导致公司长期没有利润,结果成就了2019年全球市值第一,把神一般的苹果公司给挤下去了。
而我们的官方,则是这个地球上最坚持长期主义的官方机构。到目前,我们已经发布了13个五年计划,而金灿荣教授指出,我们的十四五计划有超过6万人参与编写、超过100万人参与讨论。请问各位有缘读到本文的朋友,贵单位每年花费多少时间做计划?各位自己本人又有没有花费时间,考虑一下明年、三年之后、五年之后的发展规划呢?
我们的官方经常被“公知”、“愤青”、“砖家”批评效率低,国企老干不挣钱的事情,修的高速公路没人走,投资回报率极低的时候还在大兴土木,等等。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批评和监督,对集体、对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真正的坏人是喜欢搞双重标准:一边大肆宣传韩国三星搞逆周期扩张、成就半导体产业霸主的英明决策,一边指责我们做的一些长远部署是低效率、浪费钱。
很多迷信“市场经济”的人不能看到:正是由于我们官方坚持长期主义,修一些看似当前用不着的基础设施,才有了今天不逊于世界顶尖水平的互联网产业,才让我们赶上了计算机产业革命的末班车。这个道理我已经在前面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最有价值的商业活动是“建立连接”?》中详细讨论过了,敬请查阅。
大半天宏观,那么这对我们个人的启发是什么呢?
第一,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人生有所成就或者单纯想要生活越过越好的人,应该全方位坚持长期主义作为一切行为的指导原则。比如,拿了年终奖是去买个奢侈品,还是存起来或者搞点低风险投资?每天工作完成之后,是看电视剧、刷短视频,还是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学点新知识、新技能?面对一个有利可图但涉嫌违法乱纪的机会,是乘机捞一票、还是坚持诚信守法?
第二,坚持长期主义,一定要在基础领域下功夫。像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坚持在云计算领域长期投资,像我们的官方坚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期投资,都是以基础领域的底盘支撑了其上面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个人,就是要多读经典著作、拓展各个领域的基础原理的认知,其中的通用原理和技能必将让自己终身受益。
第三,坚持长期主义,就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积累过程。1万元存50年,利息5%的情况下,到期的本利总和是11万4674元;利息10%的情况下,本利总和为117万3909元。“每天三小时,十年成大师”就是坚持一万个小时勤学苦练的累积结果。对于任何一个人,只要做到了就一定能看到成果。
第四,坚持长期主义,是真正提升一个人眼光和格局的行为方式。网上无数篇文章都在写什么“做人要大格局”、“人与人的差距体现在格局”等道理,说明大家非常重视所谓的“格局”。真正的格局,其实就是看问题、分析问题时候的覆盖面广度和时间跨度。坚持长期主义的人,自然而然会把考虑问题的覆盖面尽量广阔,把时间跨度尽量拉长,使得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和前前后后的影响因素都能够照顾到。这样,一个人的格局自然而然地就培养起来了。
到这里,宏观的问题粗浅地探讨了,对个人发展的启发也重点讨论了。最后还是那句话,短期之内,我们可能会面对一定的经济困难和各种压力,但是长远来看,我们有机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让我们坚持长期地投资自己,无论社会还是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