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者转职,如果歌者发现了一个猴子和海豚主导的行星
缔造者转职,如果歌者发现了一个猴子和海豚主导的行星?
首先,在光速不能突破的前提下,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远距离看到一颗行星是由猴子和海豚主导这样的细节。其次,严格来说,其他行星上的猴子和海豚,不一定等同于地球上的猴子和海豚,说不定其他行星上的猴子和海豚恰好是智慧生命,恰好是那个行星的主要文明缔造者呢?
所以,我觉得题主的意思可能是想问,如果歌者发现了一个行星,上面虽然有生命存在,但是不足以构成智慧文明。对这种级别的行星,歌者是否会动手消灭。
基于这种理解,我想这取决于歌者是什么样的歌者,可能有三种情况:
1.如果歌者就是书中那个发送二向箔的歌者,并且按照书中描写的程序操作,那么他基本上没机会发现这颗行星的细节,而是直接朝这颗行星所在的恒星系动手。书里的歌者在他的世界里,只是一个没什么职权的底层清理员,日常工作就是驾驶飞船到处游弋,寻找宇宙中那些被其他人标示出来的星系坐标,鉴别这些星系到底是有文明存在还是一个“空世界”。如果是前者,就动手把这个星系消灭掉。
至于为什么这么做,原因就不赘述了,可以看我之前回答的《请问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怎么推理呢?简单的,再说一下猜疑链和技术爆炸?》。
总之,歌者的工作主要分为鉴别和消灭两部分。其中在鉴别这一部分,他的方法是直觉和技术手段相结合。当他对某个目标星系有疑问时,可以申请用高级一点的技术手段进一步鉴别,但是需要长老批准。
在书中,歌者在对太阳系的结构进行鉴别时,就试图使用“大眼睛”观察细节,这是一种越权行动,结果被长老批评并否决了:
“你的工作,远远看一眼就足够了。”后来歌者为了保险起见,宁愿杀鸡用牛刀地使用二向箔,长老倒是痛快地批准了。歌者对这种爽快略表奇怪,立马招致了长老在歌者思想体中的翻找。
这些描述说明了两点:第一,对歌者这种高级文明来说,上层指挥官一般倾向于发现目标就立马消灭,不浪费时间和资源去研究目标细节;第二,歌者文明中,底层工作人员完全受上层指挥官控制,包括思想都是透明的。所以即使底层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越过上层人员私自执行。
这两点决定了,歌者发现了一个恒星系之后,是不大可能有机会进一步研究当中行星的细节的,因为他的领导不同意。所以,只要歌者判断这个恒星系中有生命和文明的迹象,不等他发现这种文明具体来自哪颗行星,是否属于猴子和海豚主导的低级文明,他就已经按照上级的命令,直接把这颗行星所在的恒星系灭掉了。
2.如果歌者是书中那个专职清理员,从技术上有可能发现一颗文明程度低到不值得消灭的行星,但是基于黑暗森林法则的基因,歌者仍然会选择直接动手消灭。在书中,三体和地球间的电磁波通信、罗辑的电磁波“咒语”试验、三体曲率飞船的航迹,歌者都能轻轻松松“看一眼”就看到了。虽然申请使用“大眼睛”失败,但是随随便便的“看一眼”,他依然知道了太阳系的寿命、有四颗液态巨行星和四颗固态行星,也就是存在“死角”,所以随手申请了一块对人类来说宛如宇宙绝杀大神器、但是对于歌者文明却平常到泛滥的二向箔。
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以歌者文明的程度,只要愿意,确实有可能使用人类所不能想象的技术手段,发现一颗行星的文明程度宛如猴子和海豚主导这样的细节。但是根据黑暗森林法则,一个文明再落后,只要有技术爆炸,就有后来居上的可能。所以黑森法则就是发现文明迹象即消灭,不管是什么程度。对于歌者文明来说,这种黑森法则基本上已经是嵌入基因的下意识反应了,所以一般来说,即使有能力判断远处一颗行星的文明程度,歌者也会大概率不考虑那么多,随手消灭它。
3.如果歌者拥有比书中自由度更高的职权,那么在发现了一颗文明程度低到不值得消灭的行星时,歌者有一定概率选择动手之外的操作,比如直接忽略、继续观察或涉入改造。当然,考虑到书中的歌者是个有一定性格特征的形象不那么模糊的人物,假设歌者拥有比书中的描写更多更自由的职权,那么以歌者的人设,除了直接动手外,也不是没有其他操作的可能。
在书中,歌者作为一个卑微的底层清理员,虽然时时事事受上级挟制,但是在他独立工作的小时空里,歌者还是表现了他略为感性和忧郁的一面。他爱哼唱歌谣,爱对自己世界的未来、宇宙的未来、宇宙的意义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当然,他得遵守自己世界的规则,也为了安全保命,每次一触及“意义”之类危险层次时,他就自动结束思考。
但是在工作状态中,他这种本性还是时不时轻微地流露。比如他会根据被清理星系的“遗物”进行一些分析和联想,处处彰显多余的好奇心。(详情请见之前回答的《三体中,三体世界为什么被立即毁灭,而地球却晚了几十年?》。)在书中,他的好奇被长老打断,长老命令他不需要想这么多,直接动手就是。假设歌者之上并没有这样一位长老,他可以自由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那么以歌者这种好奇宝宝的性格,难保他不会闲得无聊地用各种手段发掘一颗行星的细节,直至准确判断其文明程度,甚至判断这种文明的技术爆炸是否能发生,从而准确得出这种文明是否值得动手消灭的结论。
如果他判断不值得,那么他确实有可能就不动手了,也许是直接忽略,也许是当成云宠物一般继续观察,也许像三体那位1379号监听员,力所能及地给予警报或帮助。
谁知道呢?宇宙虽然有普适规律,但架不住总有一些个体不按常理出牌啊。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个体存在,才有了《三体》这样的精彩故事。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是什么?
中美两国文化历史背景不同,教育也有所差异。
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就在于中国教育严谨,而美国教育自由,但恰恰中国人的犯罪率要比美国高得多。因为他们给了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家长老师不应该剥夺学生犯错误的权力,否则会让学生感到很压抑,很叛逆。
第一个区别是国家不同: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
第二个区别是思维不同:中国有五千年文化;美国才有200年。
第三个区别是教学方法不同:中国添鸭;美国开发脑力。
第四个区别是升学不同:中国升学采淘汰制;美国采辅导制。
第五个区别是学费不同:中国学费高的吓人;美国学费均等消费得起。
第六个区别是就业不同:中国毕业就是失业;美国是就业兼进修。
第七个区别是毕业证书认可不同:中国的大部分大学毕业证书很多国家不认可、美国就不是。
最后我认为最大的区别是教材不同:一个相信权威学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
尽管语言很尖刻,但.............这是事实。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观察他10个月大的儿子时,发现孩子老是把面包撕成碎片往地上扔,并且非常专注地观察面包的落点,小孩丢东西的行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可很多父母在拣起这些东西时,会告诉小孩你不可以再乱扔东西,却很少去想小孩扔东西的动机。皮亚杰发现那可能是小孩在探索和学习万有引力的过程。为什么面包会落下去?气球会浮起来?牛奶会流出去?小孩都在认识、体会这个世界。
这就是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的区别。
哪些职业的设计堪称经典?
在Dnf这款游戏中,哪些职业的设计堪称经典,哪些职业又是敷衍?
个人看法,当然是个人看法,对于各职业来说,当然是有喜欢的有不喜欢的!而我个人的看法是!
经典角色有:男鬼剑士四个职业,瞎子,鬼泣,剑魂,狂战!男圣职四个职业!男格斗家四个职业!
而敷衍的职业有:黑暗武士,缔造者,精灵骑士,混沌魔灵这四个职业,简直不能太敷衍了!
先来逐个说一下,首先经典角色男鬼剑四个职业,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吧,在DNF当中一直都有这么一句话,这是一款地下城与男鬼剑的游戏!可以说鬼剑士是DNF当中的一绝!个人认为最具有特色的就是鬼剑士了!
而男圣职,可谓这个职业确实做得很走心,大叔的类型做得杠杠的,很符合的气质,而且四个职业都十分具有代表性,个人还记得我玩的狂战在60版本死活打不过朋友玩的蓝拳!
而男格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同样是PK场,当然也是60年代!
所以说这三个角色确实是比较经典的就是,也许有的玩家喜欢神枪手这个角色,也许总是玩不惯,个人不是太喜欢而已,并不代表不经典!
再来说下比较敷衍的角色吧首先就是黑暗武士真的是集合了四个鬼剑士的技能而打造出来的一个角色,完全没有想到,这个角色打造出来应该是为了让大家体验一下四个鬼剑士都有什么技能把,所以个人认为这个就是确实太敷衍了!
之后就是缔造者,鼠标过图,虽然比较省事,也许是为了手残党打造的一个角色,但是这个角色给我的感觉就是像开心消消乐一般,鼠标移动到哪里,哪里就有伤害,异常不舒服!
而之后的混沌魔灵呀,精灵骑士啊,个人真心不知道出这些角色出来做什么的?难道只是为了筹够一个角色有四个职业的这一说吗?真心比较敷衍,出来了也没有人玩!
对于这样的一个事情,你觉得呢?哪些职业才是最经典的,哪些职业是最敷衍的?
喜欢请关注,我是开心号缔造者穿布甲还是板甲?
缔造者穿布甲。
缔造本来就是个刷图职业,技能少、操作简单、远程职业、攻击高、不容易死、刷塔更简单,这个是魔法职业,穿的还是板甲,而不是布甲,已经有这么多优势了,不可能出转职
战国七雄之七国国君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吗?
周朝建立之初便分封了大量的诸侯国,并且其中大多为姬姓王室、或者是姬姓宗族之人所建。但到了战国时期,周朝境内的姬姓诸侯国已经大为减少,不在是西周初期,一片姬姓诸侯国的繁荣景象。战国七雄的各国君主也没有几个是周文王的后代,国君为姬姓的仅有三个,分别是燕国国君、魏国国君和韩国国君。
并且战国七雄中,只有齐国和燕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国,其中齐国还不是姬姓诸侯国,剩下五国都不是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国。楚国在周成王时才被分封为较末等的子爵爵位;秦国是到了周孝王(西周第八位君主)时,才得以建立起一个封地不足五十里的附属小国;韩、赵、魏三国更是到了战国时期才诞生。
武王灭商建周、分封大量姬姓诸侯国西伯姬昌去世后,其次子姬发继位,姬发继承父志,积极为灭商做准备,等待灭商时机。在殷商到了分崩离析、众叛亲离的地步时,姬发开启了伐商战争,周国联军和商朝军队在牧野展开决战,最终商朝灭亡,姬发便建立了周王朝,随后追封父亲姬昌为文王。
周朝建立后,政治形势不容乐观,因为周王室原本只是中原大地以西的一个小邦国,周人部族虽然灭亡了商王朝,但周武王作为“小邦”之君,突然统治巨大的区域,着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担心诸侯乘机叛乱。
在无奈之下,周武王决定按功行赏,分封诸侯,以此来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不过周武王在分封诸侯时,更偏向于王室姬姓之人,毕竟拥有姬姓血脉的“自家人”才比较放心,周武王将姬姓同宗之人分封到最重要的地方,其次才是有功之臣、先代贵族等人。
《荀子·儒效》中记载:“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分封的诸侯国以周王室为中心,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根据记载,在第一次分封的71个诸侯国中,姬姓诸侯占了四分之三,有53个之多,而剩余的诸侯合计只有18个,包括了有功之臣、古代帝王后裔等异性诸侯。首次分封的诸侯大部分是“侯爵”爵位,战国七雄中的齐国和燕国便是此爵位(周朝五等爵中第二等)。
注:西周初期分封的71个封国,几乎都是周天子以封地连同居民分封的实际封国。除了这些实封诸侯国外,周朝境内还有大量的诸侯国、附属国、泛诸侯国、服国、方国、部落,一共合计1200余个。对于这个数量可以参考周武王举行的“孟津观兵”,参加的诸侯及部落首领便有八百之多。
西周初期分封了大量的姬姓诸侯国,为此便有这么一个问题: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的七国国君是否都是周文王的后代?
战国七雄中,只有一个是西周初期分封姬姓诸侯国虽然西周初期的分封的七十一个实封诸侯国中,姬姓诸侯国占比有四分之三,但五十三个姬姓诸侯国中,并不都是周文王的后代。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从这段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周武王分封的五十三个姬姓诸侯国中,只有十五个是周武王分封的兄弟国,而剩余的四十个姬姓诸侯国是姬姓宗族之人所建,其中有周武王的后代及周武王兄弟的后代,也有周文王的先辈和平辈的后代。
如周文王叔叔建立的吴国,在周王朝建立后,便分封其后代为诸侯;还有东、西虢国是周文王的两个弟弟所建,所以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中,有不少是同为姬姓的宗族之人所建,并不都是周文王的后代,之后姬姓诸侯国又陆续减少。
西周灭亡后,周天子势弱,无力在控制诸侯,诸侯之间便开始互相攻伐和兼并,而姬姓诸侯国又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迅速减少。到了战国时期,生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已经不多,战国七雄中仅仅只有一个是西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燕国。
燕国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是周文王的庶长子姬奭(周武王同父异母弟)。姬奭跟随兄长姬发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灭亡商朝。周朝建立之后,周武王论功行赏,便将弟弟姬奭封于燕地,不过姬奭并没有去封地,而是派自己的长子姬克去管理。
姬奭自己则继续辅佐周王室,留在了周都镐京,兄长周武王因此又将王畿之地的召地封给了姬奭,姬奭也因此被称为“召公”,别称有“召伯”、“召公奭”等。兄长周武王去世后,姬奭又辅佐周武王的后代,开创了“成康之治”的周之盛世,为周朝的延续打下了坚实基础。
姬奭的长子去了燕地后,成为燕国的第一任国君,称为“燕侯克”。燕国国君见旁边有了一个邻国蓟国,燕国便兼并了蓟国,并将国都迁到蓟城,此后蓟城便成为燕国的都城,直到被秦国灭亡,燕国也成为战国七雄中,唯一一个从西周生存下的姬姓诸侯国。
战国七雄中,有三国的国君是周文王的后代从上文已知,战国七雄中,燕国国君是周文王的后代。除燕国外,战国七雄中还有两国的国君也是周文王的后代,分别是魏国国君和韩国国君。不过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和韩国并不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姬姓诸侯国,而是在春秋时期末期,韩、赵、魏三家分晋,从晋国分裂演变而来。
七国中剩余的秦国、赵国、齐国和楚国的国君并不是姬姓,从四国国君的先祖进行考证,也和周文王及姬姓宗族之人不存在血缘关系。
齐国的缔造者姜子牙是周武王的师父,也是周国军事统帅,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周武王首封师傅于营丘(后称临淄),建立姜姓齐国,成为西周初期分封的异性诸侯国之一。即便齐国在经历田氏代齐后,田氏齐国的先祖是陈国君主,属于西周初期分封的古代帝王后裔。
楚国国君也非姬姓,而是芈姓熊氏,楚国君主是楚人的领袖,和周人完全是两个部族。虽然楚国君主的先祖曾侍奉于周文王和周武王,但西周初期分封诸侯时,周武王像是忘了楚人部落一样,并没有对楚人首领进行分封。
直到周成王时,楚人首领熊绎才被分封为诸侯,楚国才正式诞生。楚人领袖能被分封为诸侯,还是因为周公避祸于楚,楚人待周公如上宾,周公回到周都与周成王诉说此事后,周成王才想起有这么一个部落,周成王感念于此,才分封熊绎“子男爵位”的封地。
而子男爵是周王朝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末等,而在此前,楚国连个最末等的子爵都没有,只能算是周王朝的附属国。楚国最初没有被分封,是因为周王朝的分封制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主,加上楚人深居于南方,被中原之人视为蛮夷,可见楚国是多么不受周天子的待见啊!
对于秦国和赵国国君的姓氏,相信大家都是熟知的,秦国和赵国的君主都是嬴姓赵氏,两国先祖有着共同的祖先,属于同宗同源,两国的先祖早在夏朝之前就舜帝赐姓嬴。并且两国在西周初期也都没有建国,秦国在东周时才正式成为诸侯,而赵国在三家分晋后才逐渐成为诸侯。
三家分晋后,除了晋国赵氏建立了赵国外,晋国魏氏和晋国韩氏也分别建立了魏国和韩国,虽然两国是在战国时期才建立,但两国的君主同为姬姓,都是周文王的后代。
魏国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姬姓,本名姬高,因受封毕地,故而称毕公高,其后代也以封地为氏)的后代毕万所建,毕万的后代侍奉于晋国君主,因功受封于魏地,之后姬姓毕氏改为姬姓魏氏,其后代建国后便称为魏国。
韩国的国君是姬姓韩氏,其先祖为周武王之子。周王朝建立后,周武王将这个儿子分封某地,建立韩国(古韩国)。后来古韩国被晋国所灭,姬姓韩氏部族便迁入晋国,其后裔韩万因功被曲沃武公封于韩原,韩氏在晋国开始不断壮大。
这支姬姓韩氏发展韩万的玄孙韩厥时,姬姓韩氏族迎来一个转折点。韩厥先位列八卿之一,后成为晋国正卿,韩厥借此将韩式发展成晋国的六大部族之一,其后代不断强大后,最终和魏氏、赵氏一起瓜分了晋国,各自建立国家,后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正式成为诸侯国。
虽然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和韩国是在战国时期所建立的,但魏国和韩国的先祖在西周初期时,原本就是53个姬姓诸侯国中的两个(毕国和古韩国),只不过毕国逐渐落寞,沦为平民,而古韩国被晋国所灭,但两国后裔流入晋国后,发展成两大部族,最终又重新建立诸侯国。
所以战国七雄中的魏国国君和韩国国君也同燕国国君一样,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只不过燕国这支姬姓延续较为顺畅,而韩国和魏国这两支姬姓充满了坎坷,好在两支姬姓后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又重新建立起姬姓诸侯国。
结语:韩国国君和魏国国君虽然同燕国国君一样,都是周文王的后代,但只有燕国才是战国七雄中,从西周初期唯一顺利生存下来的姬姓诸侯国。
不过好在韩国和魏国两支姬姓也延续到了战国时期,不然在战国七雄的七个国家中,只有燕国一个姬姓诸侯国的话,在面子上属实不好看。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谢谢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