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dao理财,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cjdao理财,70后的后悔事儿是什么?
七五零的兔子,还没有什么存款就老了。一个女儿,父母健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到现在还在外面奔波赚钱,也算是混的最差的70后了吧,给70后丢脸了
该先买房还是先买车?
刚毕业的你们,该买房还是买车?是不是喝酒没有吃花生米啊,问出这种问题?但凡吃点花生米,也不会醉这么厉害了。如果刚毕业你没有钱,买车买房都先别想了,好好赚钱吧。如果你家里特有钱,先买房还是先买车都无所谓,买车买房你就一起买,那都不是事。如果你工作确实需要到处跑,可以先买车。如果你已经有一大笔钱需要投资,去买房吧。
先说买车吧,买车容易养车不易,而且车子是消费品容易贬值,如非必要,刚毕业不宜买车。按照德国汽车分级标准,轿车主要分A、B、C、D几个级别。A级(包括A0、A00)车是指低档轿车,B级车是中档轿车,C级车是高档轿车,而D级车指的则是豪华轿车,等级划分主要依据轴距、排量、重量等参数,字母顺序越后,该级别车的轴距越长、排量和重量越大,轿车的豪华程度也不断提高。裸车的价格从几万到几百万元,上千万元不等。就说最便宜的A级车子吧,价格一般也要5万元左右,加上购置税10%,还有上牌、保险费等,所以买车最低大约要6万元。养车费用大概算算的话,每年也得2.5万元:假设每年行驶3万公里,车辆每半年保养一次或者每5000公里保养一次,每年保养费3000元,保险费算4000元,汽油费算0.5元/公里需要15000元,还有停车费、交通违章罚款、高速费等算3000元。这么高的养车成本,如果不是必要,刚毕业何必买车呢?坐公共交通或者打车,也比买车好。
至于买房,刚毕业如果工作还没稳定,不宜买房。因为工作没稳定,收入就不稳定,为了还贷款,可以压缩生活开支,但是贷款是每月雷打不动需要还的,这将给自己很大的压力。另外,年轻人应该有事业追求,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机会,工作地点可能会变化甚至需要跨省跨市工作,而买了房工作地点就受限制了,眼界就受限制了,每月只能为还贷奋斗了,也不敢挑战了,也没有激情了,更没了理想和远方。把年轻的人生绑在一套房子上,一瞬间你就变老了。
如果你真的家里有矿,有一大笔钱不知道怎么花,买房倒是一个好的投资手段。相对于股票、期货等投资方式,房产投资靠谱多了。虽然中央提出了“房住不炒“的方针,但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未完成,房产的价格还是会稳中向上的,所以投资房产不失为一个稳妥的投资方式。不过,房产投资建议投资在国内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因为这些城市的房产始终供不应求,升值空间很大。对于三、四线等城市,房产投资需谨慎。
说到这里,你知道该先买房还是买车了吧。一句话:量力而行,非必要不买车,要投资去买房。关注@安得广厦千万间,谈谈房屋交易、装修和施工的那点事。
五险一金中的五险包括什么?
一、什么是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一)养老保险
保障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二)失业保险
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
(三)医疗保险
患病就诊发生医疗费用后,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生育保险
保障怀孕和分娩的妇女劳动者暂时中断劳动时,可以获取医疗服务、生育津贴和产假。
(五)工伤保险
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劳动者或其遗属可以获得物质帮助。
(六)住房公积金
一种住房存储金,可以用于购房、房屋修缮等。
二、五险一金的缴纳比例
五险一金以上年度企业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企业和个人的缴费比例为:
(1)养老保险:单位每月缴纳20%,个人缴纳8%;
(2)医疗保险:单位每月缴纳9%,个人缴纳2%;
(3)失业保险:单位每月缴纳2%,个人缴纳1%;
(4)工伤保险:单位每月缴纳0.4%,个人不用缴费;
(5)生育保险:单位每月缴纳0.5%~2%,个人不用缴费;
(6)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为5%-12%,单位和个人承担的比例为1:1。
三、五险一金关于“单位强制购买”的规定?
(1)《社会保险法》和《劳动法》第七十条、第七十三条、第一百条规定“五险”是法规规定单位必须为职工购买的,具有强制性。
(2)《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三十八条规定:“单位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由住房公积金管理核心责令限期缴存;逾期仍不缴存的,可以申请院强制执行”。
总结:
五险一金是国家法律规定的重要的保障制度,具有强制性、互助性、保障性,单位必须依法履行缴存义务,但是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抱有侥幸心理,和法律法规条文打擦边球,将企业应承担的费用转嫁给职工,降低自己承担比例,要求职工自己缴纳,甚至全部从工资中抵减。
你认为通货膨胀时期?
提问应该值得是恶性通货膨胀,银行印钞机大量超额放水印钱,导致短时间内通货膨胀远超经济发展速度,物价飞速上涨,货币极速贬值,以津巴布韦为例,最严重的时间,早上买了早餐去上班,下班收到工资后发现,早餐涨价了,一天工资已经买不到原来的早餐了,物价短时间内数十数百倍的上涨,人们买米都要提着成捆的钱,最严重的时间银行发行100亿面值津巴布韦币,但这个巨大数字面值的货币最好的用处是用量做书签,买不到什么东西。恶性通货膨胀下没有得利者,但是受伤害最大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恶性通货膨胀下,没有什么东西是最值钱的,因为今天可能值1000,明天就是10000,只有相对保值的物品。
1、最保值的是身体,健康:这个不用解释,正常情况下身体健康很重要,像恶性通货膨胀特殊情况下,没有健康的身体,可能买东西的钱都提不动,更不要说赚钱了;
健康的身体是将来一切的前提2、粮食、基本生活用品:没错,就是平常最不起眼、每天吃用、让节约还不太乐意的东西,这些是生存的保障,家里有粮心中才不慌,只有先解决了吃的问题才能考虑其他的,再多的钱、黄金、钻石都抵不上一口装满米饭的锅;
3、房子:钱可以贬值一万倍,可以升值一万倍,但对应的物价都会成比例的升降,但是房子不同,正常情况下房子流通越快升值越快,恶性通货膨胀下,房子没有流动性了,成了真正固定资产了,但是房子能保证你一家有自己的住所,同样条件下租房的人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因为工资会跟不上房租上涨的速度!
4、黄金、美元:黄金具有"国际范儿",各个国家公认其是一种战备资源,或者说是储备资产,黄金的货币价值、金融属性决定它仍是最保值的物品之一;美元目前仍是世界通用货币,虽然近期美元全球防水割韭菜,美国负面新闻不断,但美国全球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决定了美元仍是世界上最保值的纸币,但是极端情况下,黄金、美元都比不上前3种有用。
如何分析一个行业?
建立行业认知,寻找行业共性,
提出优势策略,与行业人士对话。
找准某一点,深入研究,
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行业认知模型
1、了解行业发展的整体态势。
首先通过行业研究报告、关键词搜索获取基本信息,如搜索“电影 行业分析”来获取咨询公司的报告、学术论文,了解行业整体态势。
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一些全新的行业术语,或想进一步了解的细分领域。
这时通过关键词组合再搜索更具体的信息,比如“什么是发行”、“电影发行在票房中的分成比例是多少”等等。
由于行业报告结构相对系统,能帮助你可以快速建立起对行业的整体认知。
如果你了解一些速读的技巧,还可以快速浏览行业的 TOP 书单,汲取更多的信息。
2、关注业内 TOP5 或 TOP10 的企业排名,包括排名的标准、近 3-5 年排名变化、龙头企业 1-3 年的大事件。
对行业有大体认知后,可以通过关注龙头企业的动态抓行业的主脉络。
首先,观察行业 TOP10 排名,这能帮我们快速锁定一些目标公司,而且排名标准及变化,能让我们把握一些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关键要素。
然后,可以梳理龙头公司近 1-3 年的大事件和标志性决策,同时阅读公司同期的财报。
其次,订阅与行业和目标公司(包括你想转行的公司)相关的新闻 RSS,让自己跟进行业的最新动态。
可以运用Feedly+Reeder+Instapaper+Kindle的组合浏览讯息。
先在 Reeder 中快速筛选想看的信息。然后将值得深入阅读的内容保存到 Instapaper,Instapaper 会自动推送到 Kindle,在复盘时再进行知识的整合。
3、把握创业风口,站在未来看现在。
如果大公司发展脉络是让你从过去看未来,那么创业公司的成长就是让你从未来看现在。
BAT 等巨头难以覆盖到方方面面,反应也没有创业公司快。这场变革都会孕育出一批新兴的独角兽,很可能颠覆现有的产业。
所以,在关注大公司动态的同时,不妨跟进行业的创投动态,了解最新的投资趋势,知道你关注的行业中,有哪些新兴的风口。
4、从本行业拓展至相关行业,了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等,思考目标公司的价值环。
企业是产业链中的一环,我们可以用行业价值链分析的方法,思考行业链条的运转,以及目标公司在价值链中所扮演的角色。
这个行业的存在是因为它提供了什么价值?这个行业从源头到终点都有哪些环节?这个行业的终端产品售价都由谁分享?
每个环节凭借什么关键因素,创造了什么价值获得他所应得的利益?谁掌握产业链的定价权?这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
思考行业共性
通过“行业认知模型”,已经能大致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整体认知。
下一步就是寻找新行业和你现在所处行业间的共性,一方面加深对新行业的认识,另一方面为自己转行增加筹码。
随着了解的行业越来越多,大脑里建立的相关神经元也越来越多,它们开始由单个的点逐渐形成网状的结构,构成一个知识通路。
很多人在转行的时候,面临的关键质疑是:你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行业、岗位,到底能不能做好?
面试官也会有这样的疑虑,所以你需要打破这质疑背后的三个假设:
1. 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具体的工作内容各不相同,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考察的关键能力是相同的,许多工作的思考角度也是类似的。
只要找准共通点、让自己的能力提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2. 工作年限等于工作经验。
人们的常识是,如果 A 在一个行业呆得时间比 B 更久,那么 A 对这个行业了解比 B 更深。
面试官真正在意的不是你在这个行业里工作的时长,而是你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和见解,是你发展的潜力。
你在讲解共通性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快速学习的能力。
3. 你是零基础进入这个行业的。
当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人们的预设是,你对这个行业了解远远低于有工作经验的人。
所以,一方面,你要证明工作年限不等于工作经验,另一方面要展示出自己对行业的认知,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策略。
形成观点策略
信息在帮助我们做出决策时,才产生价值。
“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过程中,咨询师会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模型)搜集关键数据和信息,撰写基本的行业报告。
但这一步拉开的差距并不太大,因为是直接套用总结好的模型。
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我们搜索了多少信息。而是我们是否能形成自己的见解。
但如果你能在某一点上,研究的更深、更透彻,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者解决策略,然后将策略与自身的优势想匹配,反而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所以你至少给自己留出一整天的时间来回答这样三个问题:
这个行业所面临的痛点有哪些?哪些痛点对于业内人士是最紧迫的? 如何把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这些痛点结合起来?
也可以找出自己感兴趣、并且与目标公司经营相挂钩的点,进行深入研究。
和经验人士对话
其实最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方法,是直接约见大咖,和行业里最有经验的人对话。
所以应聘本身,就是一个帮助我们快速了解行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