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付融宝,可以投资p2p吗
理财产品付融宝,可以投资p2p吗?
导语:如今,P2P的雷暴还在持续。一个庞大的中产投资人群体开始浮出水面,在雷暴声中,他们哀鸿遍野。他们惨遭清洗,只是因为他们傻、贪吗?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对似乎近在眼前的巨大风险视而不见?
“一夜之间,全都爆了。”7月底开始,许多P2P平台的投资人发现到期的资金不能够兑付,甚至有平台直接发布通知,平台暂停服务、老板跑路。P2P爆雷潮席卷而来。成千上万的爆雷潮“难民”焦急地投诉、报案,不少QQ群聚集了大量的“难友”。而在线下,大量投资人顶着烈日与暴雨,涌入到上海、杭州、北京等P2P企业集中分布的城市,希望找回丢失的财产。
几十位“牛板金”投资人在大堂聚集维权 图片来源:网贷天眼
过去几年,年化利率从近10%到20%不等的P2P理财平台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人。不少中产阶级将上万甚至上百万的积蓄投入到了P2P平台,另外有一些年轻人不惜从信用卡、网贷、亲朋好友手上套现借款投资P2P。P2P爆雷之后,一切梦幻都破碎了——有些人的积蓄血本无归,有些人一夜间债务缠身。
不过,就在“难民们”焦急地找寻追回资金的办法时,许多局外人却开始对受害者们加以指责——或嘲讽他们傻,对显而易见的风险视而不见;或斥责他们贪,竟然倾其所有甚至不惜高举外债进行投资。就连官媒也开始提醒投资者“擦亮眼睛”,“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博傻’”。
如今,P2P的雷暴还在持续。人们感叹,海水退去后,人们才知道谁在裸泳,同时一个庞大的投资人群体也开始浮出水面,在隆隆的雷声中,他们哀鸿遍野。但这些投资人遭遇的悲剧,真的只是因为他们又傻又贪吗?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对似乎近在眼前的巨大风险视而不见?
“债权投资,远比股权投资安全”
“我工资收入一万左右,对我来说,这些损失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要好几个月才能挣出来,都是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 在这场P2P雷暴中,Jack丢了至少3.8万元。对于这一笔损失,他只跟媳妇说了“不影响生活”,但万万不敢告诉她具体的数字。
2011年,P2P刚刚起步。刚毕业于北京某211大学财会专业的Jack从贴吧上敏感地注意到了P2P的广告,开始试水,“投了1w人人贷,那时候年化收益率13.5%,赚到了。”
P2P,即person-to-person(或peer-to-peer)的缩写,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一种。在中国,最早的P2P网贷平台成立于2006年。到了2012年,中国网贷平台进入爆发期,网贷平台数量扩大到2000余家。这一年,国内含线下放贷的网贷平台全年交易额已超百亿,在那之后的几年里,P2P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人。
P2P模式简图。图片来源:网络
Jack对P2P显然也是做足了功课,“首先,p2p模式是从外国引进的网络借贷模式,盈利主要来自于利息差和手续费;其次,和权益类投资不同,我们拿到的是固定收益;然后,我们承担的投资风险主要是财务风险,也就是债务人破产导致的风险。”
充分了解P2P原理的Jack没有冲动地投入过量的资金。“我个人是属于风险厌恶型的。而且我是一名会计师,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要学习相关的知识。我之所以投资P2P,是因为我觉得债权投资风险相对比股权投资风险小的多。”也就是说,将P2P选作自己的投资方式,已经是Jack理性考虑过后,做出的相对保守的选择了。
面对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作为并不富裕的中产,不敢也没有能力投资房地产等“大项目”,又不甘心把钱放在银行里任其贬值,P2P投资似乎是最折中的方法了。而P2P平台正是瞄准了这一群体进行“精准打击”。
稳妥起见,Jack还给自己设置了一整套的保险方案。首先,他在选择P2P时给自己划了三条红线:第一,必须有银行存管;第二,必须有大型企业的推广或入股;第三,投资回报率不能超过15%。另外,为了降低风险,他还采取了“分散投资策略,在不同的平台投资相对较低的金额。”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把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里,但所有的篮子都在一个车里,然后车翻了。” 雷暴来临,Jack才意识到再怎么小心,风险都很难避免,“银行存管就是个笑话,平台完全有能力绕开所谓的银行存管;然后这次我遭暴雷的平台基本都是小米推广的,小米却甩锅不管;至于第三条,面对这种连环雷暴,也是根本无效。”
“过去我相信,向P2P贷款的小微企业就算信用度再低,也是企业,企业有资金周转,就会有收入,本金损失都可以接受。”但这场雷暴改变了他的想法,“这行业并不正规,相关的法律框架并没有建立完善,所以最大的风险,是道德风险,而非投资风险。”
Jack无奈地自嘲道:“可能是因为读书读傻了,才低估了道德风险吧。”
但Jack再理性,仍然忽略了,P2P模式的财务风险系数,由于急功近利的产品营销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景气的而被放大了。P2P平台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加速扩张,一边向投资人承诺高收益,一边向借款的个人与企业降低借款门槛,这意味着有大量信用度低,从银行拿不到贷款的个体转向P2P民间借贷。而P2P平台则指望着这些人付出高比例的贷款利息,以满足他们对投资人的承诺。然而,在实体经济不景气、P2P信用体系缺乏完善的背景下,P2P平台坏账率居高不下,一些平台甚至拿后来投资者的资金来补足前面投资者的收益。在国内经营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年轻创业者阿杰表示:“现在的经济环境,没有什么生意能够达到10%以上的盈利,一些P2P却给出了将近20%的收益率,这根本不靠谱。”
“我是比较早的米粉了,我相信它”
白星也是这次雷暴的受害者。2016年,正是P2P平台e租宝非法集资案爆出的那年,P2P还很火爆。当时30岁的白星通过亲戚第一次接触到P2P投资,“最早也是不信的,比较谨慎。我有亲戚在H大金服上班,亲戚说他们自己都在投,没什么问题,我就投了。” 很快,白星就尝到了甜头,“那时候投了大概30万,利息是8%一年,第一次就拿回了本金利息两万多。” 回款次数变多,就慢慢放下了戒心。
从2016年开始到2018年,成交指数(红线)在一定攀升之后开始波动下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气指数(蓝线)不断波动上升,直到2018年7月P2P雷暴发生,两大指数骤降。
不得不提的是,白星还是一名资深的“米粉”(小米产品的粉丝),而这一层身份,正是促使他扩大P2P投资的重要因素。“我投的掌悦理财和小米有合作,说是只有拥有小米手机的、并在小米的软件市场里下载才能获得专属福利平台。”
在过去的几年,小米产品的销售和P2P的推广深度捆绑在一起。比如,MIX2S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官方商城要抢购,很难买到,但是如果购买了理财产品就有机会获赠。另外,不少P2P理财平台直接嵌入小米互联网生态链服务中,如小米手机的“小米运动”APP和小米VIP的每日任务,广告中标注了“米粉专享”、“每日福利”等字样,小米用户完成下载、注册等任务后,就能获得奖励。
图片来源:网络
白星对小米的信任,是长期以来培养起来的。“说真的,上网随便搜索都能看到利息10%以上的P2P产品,我都不会相信,但小米推过来的平台我还真就没多想,看他们这么大力宣传还是米粉专享的,肯定没问题。毕竟我是比较老的米粉了,手机刚出的时候我就有购买,现在家里的净化器、扫地机器人还有父母的手机都是小米的。”
出于对小米的信任,白星甚至没有再仔细审查P2P另一端。“掌悦有说是保本保息的,还有三方的担保公司,并且接入了网银存管。风险提示我之前还真没看到,爆雷之后再回去看,才发现背景上写的风险提示,而且在很不起眼的地方,很小。”白星表示,自己曾经用天眼查查过借款的公司,确实有实体,但是更多的信息就需要花钱买权限了,“况且你借出去的标都是被打乱的,不可能每一个公司都去看。”
不过,就算投资人足够仔细看到了那一行小小的“投资有风险”的提示,哪怕他们在“天眼查”之类的地方查到了借款人的公司实体及股权信息,他们仍然难以辨识真正的风险。为了吸纳更多的资金,本应当承担信息中介的P2P平台在承诺高收益的同时,却刻意地掩盖投资的风险。比如,这些平台只会告诉投资人“预期回报”,但不会写清楚“预期回报”是如何计算的,更不用说详细披露底层资产的性质,对于产品违约之后的赔付问题更是少有提及。
曾经,白星一度通过P2P投资实现了财富自由,但如今,小米推荐的P2P遭遇大规模爆雷,白星一下子损失了80万。现在,白星加入了一个小米维权QQ群,群友自主统计,截止到8月2日,小米推荐的P2P平台爆雷率高达76%。
“小米在宣传他们的产品时有没有对公司的背景进行审核?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小米现在这么高的暴雷率,说明这些问题平台就是冲着小米庞大的米粉资源去的。” 在白星以及群里的群友们看来,小米应当赔偿他们的部分损失。
借助中产对投资的巨大需求,P2P在过去几年疯狂生长,并在各大互联网渠道疯狂投放广告。2017年,P2P几乎霸屏主流网剧,比如口碑极高的网剧《白夜追凶》里钱站与爱钱进两家P2P平台的创意中插广告;又如《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出现了悟空理财、现金借款、爱钱进三家网贷平台;近日被立案调查的唐小僧的广告就曾出现《琅琊榜2》等多个热播剧中。
风险信息的刻意掩盖,推广宣传的疯狂美化,使P2P为自己塑造出了“安全投资”完美的形象,为投资者强行灌下了放心药。但推广者、融资人、生产商的利益紧紧绑定、债权股权暧昧不明、借款人无力偿还债务……这一切,投资人不会知道。
“要不是国家站队,搭个台子说年收益10%,您信吗?”
早在2013年底开始,P2P平台的危机就已经开始显现。随着投资需求不断高涨,不少创业资本开始涌入互金行业,在P2P领域,一个刚刚上线的平台,一天之内吸纳个几十万甚至百万并非难事,一批平台居心不良,在上线的几天甚至半天内,圈了一把投资人的钱就拍拍屁股走人。截至2014年12月,出现提现困难、倒闭、跑路等问题的P2P平台达到338家。更为震撼的案子出现在2016年,一家名为“e租宝”的P2P平台非法集资700多亿元,其庞氏骗局本质被坐实,受害的投资人规模多达90余万。
2014年P2P跑路欺诈部分企业名单。图片来源:网贷之家
但吊诡的是,P2P领域已经爆发的集体性危机仍然没有击垮后来投资人的信心,主流媒体的宣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因为国家和媒体的站队所以才那么多人入坑的。要不随便看到路边搭个台子说年收益10%,您相信吗?”白星回忆,两年前他在媒体上看到过大量鼓吹互联网金融的新闻报道,“就是国家之前的拼命推广,让很多人忽略了风险。”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实际上,P2P这类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火爆,与当下的金融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近年来,在去杠杆的政策引导下,传统金融机构对于贷款审批不断紧缩。在某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做信贷审批的小刘表示,“因为央行提高了银行准备金率(注:银行需要提留一定比例的存款,以保证储户提款,其余的存款才能用于放贷或投资,这部分存款叫银行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高银行准备金,减少银行贷款,抑制经济过热。)这两年银行在个人信贷、个人抵押贷款还有企业贷款的业务上都在收紧。”在另一家城市银行工作的小妮也表示:“我们银行从去年开始走保守路线,坏账金额太大了,银行不看好市场,不敢放款。”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展普惠金融业务,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民间金融借贷的生意也红火了起来。银行小刘对此也深有体会:“很多民间借贷企业出现了,他们经常通过各种方式试图接近银行工作人员,希望能够接触到那些贷款遭拒的人的信息。我是不敢,但据我所知,我有同事就曾经向外售卖过这类信息。”
金融借贷业务就这样被进一步地去中心化并彻底地交给市场。而这些P2P的投资人,大多只看到了包装精美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看到了主流话语对该行业的普遍看好,却根本难以看到自己投入的一笔笔生活储蓄,从一开始就被拿去消化整个金融系统的债务危机。
当P2P平台不断透支着信用向投资人们打造着P2P“安全投资”的形象,加之主流舆论的支持,我们可以说,这些投资人对于风险的漠视不是因为傻和贪,而是被不断市场化的金融世界制造出来的。
暴雷之下,中产下沉
在这一波P2P爆雷中,受害者不是资产富足的上流社会,也并非袋中羞涩的社会底层,而是那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产。P2P平台正是看准了的“新中产”,更准确地说,是这群人的家底。
图片来源:谷雨
白星说,他损失的80万本来是要在成都买房付首付的,“这下子计划全泡汤了”。受爆雷影响的还有他的家人,“就昨天,我姐姐投的60万也暴了。这些我都没敢跟父母说,他们年纪大了,怕他们担心。” 白星因为这笔损失,压力很大:“如果有什么维权活动,我会去的。”
Jack说,“3w多损失追肯定是要追的,但是我并不打算去闹事,也不会参加集会活动。我能做的就是报警,工商投诉,信访办留言,然后等事情告一段落,联合起诉小米。我不会做任何违法或涉嫌违法的事,因为一旦被抓,前途就完了,不值当的。”这次事情之后,“只会考虑保值,不会再考虑增值了,因为风险完全不可控。以后可能要将90%的资金放在国债上了。”
而把近35万储蓄投入到P2P里的阿紫因为这次雷暴陷入了绝境。“我生活本来就挺糟的,被坑了后跌入谷底了。我家里重男轻女,我父母我弟弟有什么开始都找我要钱,否则就到外面去说我不孝。加上我离了婚,还带着一个孩子,现在经济不好,我三十多了,工资太低,赚不了那么多,经济压力很大,才拿去投资。本来就指望这点存款,未来算有点看头,但现在钱没了,我打算把孩子还给我前夫,我活着也没啥意思了。”
被收割的中产投资人们成千上万,如今正躁动不安:在雷暴之后,我们这些中产,还是中产吗?
作者 :林深
编辑 :子衿
美编 :黄山
土逗原创
如何看待最近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集中爆雷的现象?
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2018中国P2P网贷行业“爆雷”热点监测报告》。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P2P网贷停业及问题平台超过850多家,整体涉案金额超过8000亿元,波及用户规模超过1500万人。
“爆雷”平台涉案金额已超8000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P2P网贷停业及问题平台超过850多家,整体涉案金额超过8000亿元,波及用户规模超过1500万人。
问题平台汇集沪浙地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18年中国P2P网贷停业及问题平台中,上海、浙江汇集了国内近四成的P2P网贷停业及问题平台,分别占比20.6%和16.8%。
七月“爆雷”平台已超200家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7月以来,中国P2P网贷行业危机集中爆发,截止至7月24日,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已超200家。
互联网金融行业言值整体偏负
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监测显示,互联网金融行业言值走势不稳定,且整体言论偏负面。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期众多P2P网贷平台纷纷“爆雷”,包括失联、跑路、立案等,负面新闻众多,是影响整体行业舆论偏向负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P2P爆雷”相关话题热度持续上升
艾媒大数据舆情监控系统监测显示,“P2P爆雷”相话题关热度呈现持续高涨趋势。随着P2P网贷平台“爆雷”事件升温,网民关注度也提升。“P2P爆雷”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高频词语,热度急剧上升。
中国P2P网贷平台知晓度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达56.1%网民了解P2P网贷平台,其中,11.3%网民曾使用过,32.7%网民未使用过且没有意愿使用,未使用过但有意愿使用的占12.1%;而超40%网民表示完全不了解或仅听说过该平台。
近五成网民认为P2P网贷平台不太安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近50%网民认为P2P网贷平台不太安全,有27.7%网民保持中立观点。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P2P网贷行业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存在高风险,网民交易仍需加强谨慎和警惕,防止受骗。
风险高低是网民考虑P2P网贷平台主因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达55.6%网民在选择P2P网贷平台时主要考虑平台风险的高低,有38.6%网民表示主要考虑平台收益率。
监管缺位和违规经营是“爆雷”原因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达59.3%网民认为此次P2P网贷平台“爆雷”原因为监管的缺位,P2P平台呈现野蛮生长,50.3%网民认为违规经营也是主要原因,不良经营导致风险的积累爆发。
“爆雷”责任在于平台自身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52.3%网民认为“爆雷”事件出现的责任在于平台自身,39.7%网民认为监管部门也有一定责任。
超四成网民对P2P网贷平台未来形势持中立态度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达43.5%网民对P2P平台未来发展情况持中立态度,22.1%的网民态度乐观。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虽近期P2P网贷平台频繁爆雷,相较于其他金融行业,P2P网贷平台高回报率仍对大众具有较大吸引力,因此,大众对P2P网贷行业未来发展前景普遍持观望态度,但行业在后续发展中也将面对大众信心的重新建立。
以上仅为报告节选内容,查看报告详情请前往:http://www.iimedia.cn/61966.html
如何鉴定一款P2P产品是否有高风险?
P2P理财收益水平普遍较其他理财收益高,相应地P2P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是较高的,这个逻辑大家都不会质疑。
其实所有的理财都会有风险,只是风险等级不同而已。防范投资理财风险是投资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和尚对于这个话题谈点粗浅的意见:
P2P产品"高"风险的主要成因在所有理财产品中,P2P产品的风险就是比其他产品要高出很多,这个“高”风险的主要成因源于以下方面:
1.国内网贷平台从上线开始就带着病根。必须承认互金发展是新经济新模式,国内在立法规范上一时没有跟上,同时信用体系建设还比较落后。在这种背景下,P2P的上线也就没有法规和自律约束,更没有标准可供参照执行。
由于P2P属于金融行业类别,可在运作上并没有按金融行业的要求来运作,各平台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完全以平台创始人的意志和目的来运营的。所谓的P2P产品也就成了非标化,并带有平台个人强烈意志的主观性产品。
2.承诺刚兑,高额收益诱抢流量。所有P2P平台的生存,都是起因刚兑和高额收益,投资者的资金具有资本逐利特性。在与其他金融产品竞争过程中,P2P平台产品显然非常符合投资者的投资属性。在严重缺乏监管的P2P平台,正是抓对了投资人的这一致命因素,在行业发展形成趋势的状态下,几乎所有投资者都忘了收益与风险成正比例关系。
P2P产品收益高达30%、20%多、10%多,国内正规的投资理财收益只能望其项背。事实确是很残酷,P2P产品的标的包,了解实业的经济人士清楚,怎么会有如此高的收益项目这么普遍?这明显缺乏客观性。
P2P产品收益率超过了银行业净资产收益水平,同时也超越了被称为“宇宙行”的最赚钱工商银行水平。
P2P产品承诺刚兑和高收益,这是网贷平台的硬伤,当网贷产品收益无法覆盖承诺投资者高收益的情况出现时,风险就会暴发,并形成连锁反应。于是各种坑就出现了,形成资金池的庞氏骗局,或自营投资高风险资本市场巨亏的非法吸储,或干脆携款跑路……
鉴定P2P产品是否有高风险,当下可以说无法鉴定P2P产品的风险鉴定是个很专业的问题。从上述的分析来看,由于P2P行业从一开始就存在致命缺陷,也就决定了对于其产品的风险很难去鉴定。
从央视3.15后,可以说P2P产品的危害性,让社会骇人听闻。714高炮,现在又听说有55高炮之类……。
或许大多数人认为可选合规性平台,现在所谓的合规性平台风险一样很高。前段时间宣布清盘的红岭创投,可以说是一家很有责任的网贷平台,然而高达184亿元的问题标的包无法收回。这说明了什么,大家应当比较清楚吧。
P2P平台产品的风险,从其上线开始就决定了无法回避,更没办法去鉴定。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国家职能部门正在尽最大努力,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劝P2P平台全部良性出清转型。
中国式P2P通常被打上了刚性兑付的烙印,通过增信和担保提供本息保障。刚性兑付是中国金融体系一切风险的来源,同样也是P2P风险的来源;而国外P2P平台作为信息中介不提供本息保障,投资者自行承担风险,平台不承担借贷违约风险。
仅供参考。
💕谢谢阅读!
p2p平台暴雷后你们平台给的折扣是多少?
我本人先后在12个平台投了46万,至今回本不到23万,折扣不到50%。这个窟窿至今也没有堵上,闹得家庭不和谐,本来是“小康之家”,这下好了,因为这个事情夫妻间经常吵架,苦不堪言。
大概是从2016年起,那时候P2P搞的如火如荼,以超过10%甚至以24%的高投资收益率疯狂吸储。
我就是在2016年开始接触P2P理财的,那时候也预料到有一天P2P会暴雷,但人总有侥幸心理,不就是击鼓传花吗,本想着捞一笔高收益就走,但跑晚了,没想到会成为最后的接盘者。
从2016年年初到2018年上半年,我先后投资了几个平台,比如爱钱进、人人贷、网利宝、贵人贷等等,甚至连P2P的“鼻祖”e租宝都投过。
那段时间确实疯狂,投资收益率也高,前期各家P2P兑现也很及时,我清楚的记得2017年年中的时候我总共有30万本金放在了12个平台里,那时候每个月的投资收益就有4万左右,日子过的很是滋润。
2017年下半年开始我又追加了10几万,到2017年年底的时候大概有46万的本金。这期间也有曾经投过的平台暴雷,但我都踩着点在暴雷之前退场了,身边的人有拿不出本金的,而我凭借着敏感的嗅觉,一次次在暴雷前离场,说起来还有点赔付自己的风控能力。
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好景不长,2018年7月份的一天,我第一个暴雷平台出现了,那就是某周行。
我在某周行的投资金额并不多,前期也意识到背后老板的实力不是很强,与其他平台比起来算是个小盘子,所以只投了2万多,结果一分钱收益还没拿到就暴雷了。
不过这次暴雷也并没有给我带来多大的“忧患意识”,暴就暴了吧,不就2万本金嘛,其他平台半个月的收益就有2万了,全当损失了。
现在回头想想,那个时候完全被高投资收益冲昏了头脑,2018年下半年开始,我投资的平台开始接连暴雷、清盘,这一次好运气没有站在我这一边,80%以上的平台开始兑付困难,回款也不如之前及时了,我有不少本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被套住的。
此后一段时间我开始加入各种维权群,也到过北上广等城市实际探访过这些暴雷的平台,但很多平台公司已经人去楼空了,即便有的公司还在开门营业,人家也不接待,直接给出一句话:“这种结果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但公司如今确实经营困难,要不您直接报警吧”。
可是报警又有什么用呢,我所了解到的是投资者的钱有很大一部分已经被平台挥霍殆尽了,甚至有一个平台的3个股东直接把投资者的钱用来买了豪车、游艇,还有的直接打赏给了网红主播。
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傻,“你看上了高息,别人看上的是你的本金”,这句话诚不欺我。
再后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各个P2P平台开始清算,1个亿的盘子除去法人和股东的挥霍、债务、工资之后,往往只剩下个两三千万了,投资者只能2-3折回款,这都算“良心平台”了。有些平台直接0回款,比如某信普惠,至今我3万多的本金一分也没拿回来。
年初的时候我也统计了以下,各平台的回款折扣基本是这样的:
玖富35%、爱钱进不到30%、人人贷65%左右、东方创投接近50%、优易网60%、朋友投的e租宝20%-25%(暴雷前跑了)、和信贷不定期返一点,已经不抱希望了、万惠不到45%,还有一些0回款的,比如铜板街、银票网、理想宝。
现在我已经把部分平台的APP直接卸载了,眼不见心不烦,基本能回款的都回了,回不了的也不抱什么希望了。
日子总归还要继续,不能天天纠结于回不回款了,还是抓紧搬砖把窟窿堵上吧。
我还算损失小的,身边那两年有借钱投的,还有瞒着家里人拿着房子首付款投的,更有“奇葩”直接取现信用卡去投,不少人都抑郁了。
对此我想说的是,往前看吧,以后再也不要冲着高投资收益率“无脑”的投资了,我等普通人在这场P2P闹剧中就是一波“韭菜”,任人宰割。不过也不全怨别人,谁让自己“贪”呢?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投资付融宝如果被骗了该找哪里要钱?
应该是骗子,赶紧报警,尽快追回钱款,现在骗子太多,国有银行的理财都有风险,更何况那些不知名的理财公司,不要轻易上当,小心钱财撒出去就回不来了,赶快去报警追回钱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