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奔丧遭杀害,福建母女被残忍杀害

母女奔丧遭杀害,福建母女被残忍杀害?
去年11月初,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市后村发生一起恶性命案。漳州一对母女从厦门回老家奔丧结果在头七的当天凌晨母女二人竟在家中被人残忍!杀害!遇害的小女孩才5岁.....
▲嫌疑人家距离受害人家不到2公里
近日,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华安县人民法院审判法庭对这起案件进行了一审宣判。
一审宣判
被告人林谋森犯抢劫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被告人林某森当庭表示将提起上诉。
高振乾
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被告人林某森动机比较卑劣,后果特别严重,手段很残忍,所以应该从严。
案件细节曝光
经审查,2018年10月, 被告人林某森因参与网络赌博输钱,萌生了到华安县仙都镇市后村张某某家盗窃的念头,去年11月1日晚,林某森携带事前备好的羊角锤、鸟铳等作案工具,按规划路线,通过窗户爬进被害人小瑾卧室卫生间, 欲翻找财物时发现小瑾翻身,遂持羊角锤连续砸击小瑾的头面部,又因听到睡在小瑾身侧的被害人妞妞发出声音,遂又持羊角锤连续砸击妞妞的头面部直至二人当场死亡,而后,林某森盗走一条金项链、一对手镯、一枚戒指、300元现金,并至另一卧室盗走一个LV男士手包和一个黑色女士包,包内共有现金2.87万余元,随后逃离现场。
他犯下的罪行令人发指!绝对无法原谅!!!
案件回顾
回家奔丧,母女被害事发2018年11月2日凌晨漳州市华安县仙都镇市后村事发时小瑾(化名)29岁,女儿5岁常年住在厦门因小瑾的奶奶过世母女回漳州老家奔丧11月2日正是奶奶的头七而就在这天凌晨小瑾和女儿被发现蹊跷地死在家中
事发民宅(画圈处)
案发现场是一栋三层民宅紧邻的一栋三层民宅正在装修中窗户尚未安装好这两栋楼均围着警戒线
两栋民宅均被警戒线围起案发地附近村民称小瑾的父亲詹某在村里为人不错是个孝子,也没听说跟谁结怨詹某的母亲9年多前因车祸成为植物人詹某这些年一直尽心尽力照顾从未抱怨,为村里人所称道前不久,其母亲才因病辞世
据了解詹某的女儿小瑾及其外孙女是在三楼卧室遇害的LV包和三把汽车钥匙被盗2018年11月3日、4日华安警方接连发布两则悬赏通告悬赏10万元征集破案线索
其中11月4日的悬赏通告中写到被害人家中还被盗LV男式手包一个三把汽车钥匙遥控器(品牌为:奔驰、雷克萨斯、皇冠)
悬赏20万!警方再发通告可疑人员视频曝光2018年12月7日华安警方再次发布悬赏通告并首次公布可疑人员活动的2段视频同时将悬赏提至20万元征集破案线索而该份悬赏通告称经警方调查11月2日0点51分在仙都镇仙都村下溪路段发现一背双肩包的可疑男子
监控视频曝光在警方公布的视频中其中一段视频显示当时天下着雨,一男子打着雨伞
匆匆跑过监控区,前后不到5秒钟由于雨伞遮挡,完全看不清楚外形
截图画面
另一段视频中一名背包男子快步跑过左手撑伞视频中的男子走路的姿势有点“外八”形
截图画面
嫌疑人林某森
在家中被警方抓获
2018年12月19日晚,
漳州华安仙都镇“11·2”命案
嫌疑人林某森
在仙都村家中被警方抓获。
抓捕现场视频
隔壁市后村小瑾母女
被害后的47天里,
林某森并未逃亡,
家人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穿黑色上衣的便是涉案嫌疑人林某森
亲朋邻居中,几乎没人相信,
他就是那个狠心杀死
隔壁村母女的凶手。
林某森家境不错
开挖掘机收入稳定
华安仙都镇仙都村迎宾路,路边一栋4层的居民楼就是林某森的家。走进一楼大厅,里面陈设很简陋,四周墙壁没有粉刷,楼梯也没有护栏。靠西侧的墙边摆放了两台制茶机器,墙壁上挂着两块茶王赛银奖奖牌。“因为家里做茶,有粉尘很脏,就没装修了。”林某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亲属告诉记者,这栋房是当时村里统一建的,林某森家买后住进来已经七八年了。
嫌疑人指认现场
该亲属称,林某森家境还可以,早期是做茶叶的,效益不错,“这栋房就要几十万元,没钱怎么买得起?他买了一辆宝骏的车也是全款。”大约3年前,林某森不做茶叶了,改去学开挖掘机,“开挖掘机收入很稳定,一个月六七千元,这在我们农村就很好过了,没有房贷、车贷,就养孩子,绰绰有余”。而林某森的妻子也有做临时工,每个月有两三千元,“按理说,这样的家庭收入,他有必要去偷东西、杀人吗”?
指认现场
“ 这孩子怎么会杀人了!”隔壁一位阿婆神情颇为惋惜,在她印象中,林某森从小到大都很乖,见到她也都会主动打招呼,“很有礼貌,见到我们老人都会问好”。如果不是警方19日晚上门抓人,亲朋邻居都想不到他会去盗窃,还杀了人,包括一个5岁的小女孩。
嫌犯指认现场时
死者父亲情绪失控
关于受害者家和嫌疑人林某森的关系,当地众说纷纭。记者联系了死者小瑾的一名亲属,她郑重表示,死者家属根本不认识嫌疑人,对于案情,他们家属也知之不多。
嫌疑人指认现场视频
受害者家附近多位邻居告诉记者,2018年12月21日上午,嫌疑人林某森到受害者家里指认现场。“身高一米六七左右,瘦瘦的,穿着一条浅蓝色的牛仔裤,黑布蒙着头,戴着手铐、脚镣。”一位邻居称,“听说,杀人后,他都是走小路的,遇到监控就用雨伞挡住自己”。
当嫌疑人刚经过受害者家里时,受害者的父亲情绪就失控了,向着嫌疑人冲过来,被随行特警拦住了。受害者父亲悲痛万分,将女儿和外孙女的合影遗照高举哭诉。
如何才能谨防入室盗抢的发生
如何才能避免悲剧的重演
以下这些知识真的太重要!!!
防贼入室十招需谨记
随手关门窗防顺手牵羊
不要图一时凉快将门户打开,尤其是单身女性独自在家更要注意。如果真要吹过堂风,一定要先安装防盗的铁纱门,而且留小半边的缝隙即可。即使出门片刻,也要随手关好门窗,不要嫌麻烦而麻痹大意,以防小偷有机可乘,顺手牵羊。
及时清除门上的小广告
在居民门上插贴小广告已成为犯罪分子踩道的手段之一,盗贼以此来判断家中是否有人,选择时机下手作案。邻里之间发现邻居家门上插贴了小广告,要相互及时清除,不给犯罪分子作案机会。
不要在家里放大量现金
另外,家中不要存放大量现金或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如临时需要在家中存放,应放在家中不引人注意的房间和位置。注意存折不要同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放在一起。
出远门前跟邻居打好招呼
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相互照应,相互守望,提高自防、协调意识。当您出远门时,一定要与邻居打好招呼,提醒关照,遇有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
睡觉时在窗口放空瓶子
开窗睡觉时,在窗台上放上一盆水或空瓶子,在门槛上挂铃铛,在纱窗上安装门磁报警器,一旦有窃贼出入,这些物品就会发出声响,既吓跑了“不速之客”,又可使事主及时发现。阳台窗户下拴一根钓鱼线(或其他绳类),可以绊倒进入屋内的偷盗者。
单元门也要随手关闭
在居民楼安装楼宇对讲机,可阻止闲杂人员任意出入,将犯罪分子挡在楼门之外,晚上单元门也要记着随手关闭。平房住户应将明挂锁更换为防撬锁,修缮年久失修的院门或更换为防盗门,可以有效降低入室盗窃案件的发生。
晚上出去散步家里留盏灯
很多居民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小偷往往会趁此机会作案。如果居民出门时,房间留盏灯,造成家中有人的假象,犯罪分子就不敢轻易下手。长时间全家外出时,要在阳台上晾晒一些衣服,也可制造家中有人的假象。
安护栏不给贼留梯
目前,楼房居民安装的防护栏大部分都突出在外,这样会给不法分子提供爬楼钻窗的便利条件。为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应将防护栏改装成平面式,把犯罪分子的“梯子”撤掉。
通往楼顶的通道要锁闭
通往楼顶的通道往往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潜入作案现场的通道和逃离现场的退路。因此,一定要封闭通往楼顶的通道,切断不法分子的可能通道和退路。
及时报警,不宜逞强
如果碰到小偷入室行窃,要以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为重,并注意保留现场,及时报警。如在睡梦中被窃贼惊醒,不要惊慌,躺在床上不要动,尽力观察歹徒的行为举止。如遇蒙面歹徒,要记下歹徒的身高、衣着、口音、举止等特征,为民警提供破案线索。
见到母亲后却发现哭不出来了?
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经历,我是得知父亲去世的时候在家哭的肝肠寸断,眼泪哗哗的流,那时候还可以在家门口设置灵堂,我在灵堂里哭的稀里哗啦的,可是等到火化那天我看见爸爸的遗体以后,我真的没有眼泪了!感觉自己都傻傻的了,我一个劲的掐自己,使劲掐那种,因为我一直希望自己是在做梦,我就想啊!这个梦太可怕了!我要赶快醒过来!然后我去抚摸我爸爸的手,我的感觉竟然是软软的,然后我就说:我爸没死!他的手热热软软的!当时我又慌乱又难过,就想把爸爸送回医院抢救,我当时一点都没哭,就是想劝大家都相信我爸没死!当时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是在做梦!我一直在默念:我在做梦!我在做梦!我在做梦!!老天爷!求求你!快让我醒过来吧!我记得我当时真的没有哭!只是不停的抚摸爸爸的手和脚,为什么我当时真的感觉爸爸是手脚都没硬也没凉呢?可能是家里人看到我有些不正常了,就强行把我送回家了,因为当时我女儿还没到百天,回家后我才知道哭,但是也只是默默流泪,因为我怕被我妈看见,她们一直吓唬我说我再哭就会没有奶水了,所以我一直都是在黑夜里默默的流泪,是那种无声的哭,但是奇怪的是我女儿竟然会跟着我哭,只要我哭她就哭,有的时候我把她脸朝前的抱在怀里,不让她看我的脸,但是只要我流浪了,正在玩玩具的女儿马上就会跟着我哭,她还想扭过头来看我,因为女儿我少流不少眼泪。从那以后好久我都不能看见灵堂,记得朋友的爸爸去世了,我去参加葬礼,远远的看见那个灵堂,我顿时痛哭流涕,是那种哭到说不出话的样子,她的亲朋好友都奇怪的看着我,但是我真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哭声!后来我赶紧把钱给了她,颤抖着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才知道我看不得灵堂了!说完我赶紧转身走了!现在的我又泪流满面了!我真的很想我的爸爸!很想很想很想很想……
怎么看待家和万事兴?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家和”才能万事兴
春节到了,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为何会如此了,今天和大家阐述家和万事兴背后的道理和内涵:
1、和是家庭成员摆正各自的位置
心理学家庭系统排列大师海灵格也曾说过,家庭有矛盾,家庭有了问题,在于各自的位置错乱,而家庭成员位置对的时候,就代表家庭关系和睦。
在家庭中,正确的位置是,夫妻关系是摆在第一位的,夫妻关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与父母以及孩子的关系,夫妻关系对了,其他关系才会真正捋顺。
比如有了孩子后,很多夫妻开始把注意力关注到孩子身上,这导致夫妻之间沟通少了,家庭就会出现罅隙与裂缝。而有些家庭则是婆婆权力过大,干涉夫妻关系,也是家庭关系排序不对。
当一个家庭懂得把位置摆正的时候,大家彼此都懂得各自的位置时候,夫妻恩爱,孩子孝顺,家庭气氛也就其乐融融,家庭关系会进入一种正向循环发展,这就是家和万事兴的根本。
2、和是尊重差异,发挥各自的力量
家和万事兴它的第二层内涵是懂得发挥各自的力量。
很多人都误以为和是没有差异的,真正的和是尊重差异性,而不是抹去个性,是充分借鉴家庭成员各自的智慧,最大化统一家庭目标,齐心协力,做得更好。
心理学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界限,界限讲述的就是个体的重要性,家庭成员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与性格,和是尊重每个人的智慧,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比如家里父母长者的智慧是经验充足,而孩子的智慧则是天真与天真烂漫,而夫妻则是干劲十足,当我们懂得发挥各自力量的时候,我们会保护孩子天真的梦想,会激励孩子努力;我们也会尊重长者的经验智慧,在生活中少走弯路。
当我们能够彼此聚合大家智慧的时候,家庭就非常具有正能量,当然可以不断向前发展。
3、和是阴阳之道,家庭才会生生不息
家和万事兴,第三层内涵表明和是阴阳之道,强调彼此互补。比如我们常说家庭中有慈母,就一定有严父。家有温柔的太太,必定则有阳刚十足的丈夫,一个家庭只有阴阳互补的时候,才是最和谐的。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亲密关系之道。
很多亲密关系失衡恰恰是在于不懂得这种阴阳之道的互补。如果一个家庭男人和女人都非常的火爆,家庭就会纷争不断;家庭如果过于阴柔,则家庭阳刚之气不足,就显得懦弱,缺乏向上发展的动力,而一个良好的家庭,必定是阴阳协调,才会长久发展。
家和万事兴强调是家庭文化阴阳之道必须彼此平衡,夫妻之间要刚柔相济,才能恩爱有加,教育子女也是如此,既需要严厉的父爱,也需要宽容的母爱,只有做到阴阳之道并行的家庭才会真正具有不断向前的动力。
这就是家和万事兴的根本之道,家庭成员各自摆正自己位置,懂得发挥各自的力量,家庭阴阳文化的互补,家庭才会具有生生不息的成长力量,家族文化才能代代相传。
最后在鼠?年即将来临之际,祝福新的一年,大家家和万事兴!
留给孟小冬的遗产并不多?
图为孟小冬
一代名伶孟小冬,她的一生喜忧参半。事业上正值蒸蒸日上时突然隐退,婚姻看似岁月静好时却都戛然而止。年少成名是她的幸运,而婚姻上的缺失则是她人生的遗憾。
说起杜月笙,从严格意义上说,他是孟小冬唯一的丈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合居关系,更为重要的一点,梅兰芳的伯母去世,孟小冬去祭拜,受于福芝芳的凌霸,她是梅家的门都没有进去的,而且大多数时候,她就像一个被冷落的情人困在那所“金屋”之内,与孤独为伴。与梅兰芳的前两任妻子相比,她远远没有融入梅兰芳更深层次的婚姻生活。
图为孟小冬与梅兰芳
而杜月笙就不一样了,从对孟小冬一直以来的帮助,中间的刻意追求,再到为一个婚姻仪式的承诺,没有谁在中间阻拦,也没有什么多重的思想顾虑,可以说他们走得是一条自由恋爱婚姻之路。最后没落的杜月笙,生命中病榻上的时光,都有孟小冬的参与。杜死后,孟小冬虽然只分得了单薄的两万美元,但也是以一名家庭成员的形式继承的。孟小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在台湾与杜氏后代来往密切。可以说,她完全融进了杜家的生活,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才是婚姻的真相。
孟小冬与杜月笙:生命中最后的安慰孟小冬是戏曲精英,杜月笙是个戏迷,早在孟小冬第二次到无锡演出时,11岁的孟小冬便收到过杜月笙的鲜花。后来孟小冬去北京发展,把家人也都牵去了北京,杜月笙趁着为黄金荣办事的机会,还曾亲自登门拜访过孟小冬。
也许就在那次拜访中,杜月笙从一个单纯的戏迷变成了孟小冬的追求者。孟小冬初次见杜月笙时,她还只是个小孩子,而北京再见时,孟小冬已出落的亭亭玉立,又是戏曲名角儿,对这样的美人,杜月笙是非常欣赏的。
随着梅孟的结合,杜月笙对孟小冬的感情也只能埋没于心,暂时搁浅了。梅孟离婚后,孟小冬便病倒了,身体康复后,躲在天津,过着吃斋念佛的生活。尽管有很多地方找她演出,但都被她推掉了,整个人很消极。
当时有一个《天津商报》的记者,名叫沙大风,了解了孟小冬因婚姻受挫,就为她出了个主意。既然梅孟结合是众人皆知的事儿,那么分手也应该通过法律来正式离婚,并为她推荐了上海的一个律师。这样,孟小冬便听从了他的建议,到了上海,住进了杜月笙的家里。因为那时姚玉兰已是杜的第四任姨太太,好姐妹相聚自然高兴,但更高兴的是杜月笙。
杜月笙是个亦正亦邪的江湖人,凭他的觉察力,孟小冬不开口,他便知道她来上海有要事。孟小冬将自己离婚的事告诉了姚玉兰,姚听了便说让杜帮她办,而且不用走打官司的路。杜月笙自然愿意效劳。
他给梅兰芳打了个电话,电话里他告诉了梅说孟小冬要请律师的事情,并且还说,彼此都是有头有脸的人,闹出去不大好,这自然也是梅兰芳顾忌的事儿,更何况梅本身也理亏。于是杜月笙说,不如让他当个和事佬,当个中间人,梅拿出一笔钱来给孟小冬,算是对她的补偿,从此井水不犯河水。
梅兰芳答应杜月笙给孟小冬四万块,杜月笙很是高兴,并且在电话里还说,这钱他先帮梅垫上,以后等梅方便的时候再还给他。杜月笙这么做出于两点考虑,其一,他与梅兰芳也算是朋友,但情感上他倾向于孟小冬,如果梅真心支付这笔钱,那么他帮先垫上,算是给梅的面子,也帮梅解决了问题,毕竟四万也不是小数目。梅兰芳在美国的演出产生了轰动效应,但却是亏钱的,赔了不少。其二,如果梅兰芳只是敷衍暂时答应,他垫上之后,梅也不得不支付这笔钱,因为很少有人敢欠杜月笙的钱。所谓滴水不漏,大概就是如此吧。
之后的孟小冬在经历了一番舆论战之后,在报纸上发布了一则关于自己婚姻及名誉的声明,也预示着她要重返舞台了。1935年,南方发生洪灾,波及八省,上海大亨杜月笙以慈善家的身份在上海发起了赈灾义演,黄金荣提供场地,邀请了各界名角儿,孟小冬自然也在受邀之列,本原定40天的演出,由于孟的胃病犯了,只演了20天便没有再演。
在生病修养期间,孟小冬自然是居住在杜月笙和好姐妹姚玉兰的家,这让她与杜月笙的距离更近了。再说本次义演梅兰芳也在之内,但在杜月笙的安排之下,他们二人并没有碰到,避免了尴尬。这也让孟小冬对杜月笙的增进了不少好感。
义演结束之后,孟小冬还继续住在杜月笙的家里,在姚玉兰的撮合下,二人走到了一起。人们都说姚玉兰有私心,因为作为杜家的四姨太她是没有地位也不占优势的,如果孟小冬也嫁入杜家,队形就变成了2:3,能扳回一点是一点吧。在我们现在看来,三妻四妾确实很荒唐,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常态。
七七事变爆发后,杜月笙和姚玉兰去了香港,孟小冬介于自己的身份,她选择回到了北京,拜了余叔岩为师,正式学习余派。当是京城内最耀眼的明星,便是余叔岩、杨小楼和梅兰芳,称为“三大贤”,也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老生、武生和旦角的最高水准。当然,孟小冬能拜得名师,这中间自然也不了杜月笙的功劳。
可惜的是,这位余派大师身体多病,54岁便去世了,师傅去世后,孟小冬以亡师守丧为由,正式宣布告别舞台,不再为人唱戏。当时北京处于日伪统治之下,实际上孟小冬退出也有部分原因是她不愿为日伪唱戏。
1947年9月,杜月笙庆生在上海举办义演,但那时孟小冬的身体状况已不好了,胃病很严重,不得不靠吸食鸦片来缓解。孟小冬还是没有留在杜月笙的身边,执意返回了北京,这让杜月笙很是牵挂,对于义演,孟小冬分文未取,而且临走时行头也都撂下了,预示着她要隐退。于是,杜月笙便在北京给孟小冬买了一处房子,可见,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看重。
1948年,杜月笙接到消息,北京即将发生战争。姚玉兰很快通知了孟小冬,并劝她到上海避难。但是孟小冬还没来得及动身,淮海战役已经打响了。眼看孟小冬已经走不成了,失望之际,上海来了两位杜月笙的门徒,他们是杜专门派来接孟小冬的,铁路中断,杜月笙特意包了一架飞机来接孟小冬,这份情谊可见日月了。
从此,孟小冬正式成为了杜家的一员,安心的跟随着杜月笙生活。1949年,杜月笙知道他的时代已然结束了,但是依他对老蒋的为人,台湾是不能去的,上海也不能留了,他选择举家奔赴了香港。但香港也不是久居之地,漂泊香港的杜月笙已是一位被时代淘汰出局的老人,而且还一身病,孟小冬不多言语,安静的陪伴着病榻上的杜月笙。
杜月笙心里明白,尽管自己曾经给过她无数次帮助,但与孟小冬对他的悉心照顾相比,自己做过的事情根本不算什么。杜月笙的一生成就过无数人,很多跟着他的小弟都出头了,回首过往,唯一没有跟他享过福的便是孟小冬了。
自从她定居杜家之后,杜月笙除了身体上的节节败退,杜家的境遇也是每况愈下。孟小冬的生活基本就是整天给杜月笙熬药,侍候他的起居。杜月笙的繁华,她没有得到,而他的落寞,她却全部参与了。
在杜月笙面前,孟小冬始终保持微笑,但她脸上日渐消瘦的面容,杜月笙明白,她心里很苦。杜月笙感觉欠这个女人太多太多了。因此,在准备去往美国之前,孟小冬在家族会上的问询刺痛一个男人的心,她跟着去美国,算什么身份,是丫鬟还是女朋友 ?
杜月笙当着众人的面,排除众议,执意要与孟小冬举办婚礼,要给她一个正当的名分。那天,婚礼请了九龙饭店最好的大厨,63岁的新郎杜月笙带病陪客,笑得最甜的是42岁的新娘孟小冬。这个姗姗来迟的婚礼,在她的心里异常的闪亮。
杜月笙最终还是没有走出香港,在一个宁静的早晨走了,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上海大亨,安静地立了一份遗嘱,便离开了人世。据说当时杜月笙只剩11万美元,孟小冬分得了两万美元,外加杜月笙另外给的私房钱三千美元。
最后的时光如何度过?两万美元在杜月笙的遗产里份额不算少,但是对于一个仅有四十多岁的人,还是不足以支撑她的后半生的。杜月笙死后,孟小冬便搬出了香港的杜宅,与姚玉兰也有了或大或小的矛盾,后来姚玉兰去了台湾。
她独自住到了使馆大厦,也有一些老友来拜访她。时间久了,有人劝说孟小冬登台,她都婉拒了。但是在众人的不断劝说下,她做了另一个决定,就是开始收徒弟了。
1952年春,孟小冬在家里正式收了两个徒弟,分别是钱培荣和赵培鑫。孟小冬是一个热爱京剧的人,也是想要为京剧做些事情的人,所以她在授徒这件事上,要求非常严格,赵培鑫学艺不佳,好高骛远,没多久便被孟小冬清理出门户。
另外一个学生钱培荣则学得很仔细,每次来都带录音机,把老师讲得内容录下来,回家后仔细揣摩。后来孟小冬称居台湾,他也经常把自己录音寄给老师听,让老师指导。更为可贵的是,钱培荣从拜师孟小冬后,坚持每个月从自己的薪资中取一部分给老师,一直坚持到了孟小冬离世,这份情谊很让人感动。
孟小冬在香港指点了不少京剧演员和票友,其中有一位来自台湾的辜振甫,算得上是一位发烧友级别的京剧爱好者,后来辜振甫为台湾和大陆的交流做了很多贡献。
1967年春,失联15年的好姐妹又取得了联系。在姚玉兰的邀请下,同年,孟小冬迁移到了台湾,定居台北。消息传开,很多人都来拜访她,不乏各界名流,还有一些想邀请她再次出山的团体,不过还是被孟小冬拒绝了,因为她的身体已经很孱弱了。
总体来说,孟小冬的晚年很平淡,经济也不宽裕,仅够吃穿用度,没有额外大的收入与支出。1976年,孟小冬过了她的69岁生日之后便病倒了,第二年5月份病逝,享年70岁。
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就这样离开了,在艺术上她刻苦钻研,追求不止。而在婚姻上,她的悲剧更多的是时代所带来的,在那个三妻四妾的年代,最容易受伤的女人就是那些性情深重而又个性极强的女性,因为她们的生活总是容不下随波逐流这四个字。
他说再也找不到爱她的感觉了?
我就喜欢看熊猫,年纪越大的猫越招我稀罕。头条君,我不是来回答问题哒,我是来晒猫的。俗话说得好,人缺啥就爱显摆啥,我就缺个国宝,因此逮着机会就晒晒,已经落下毛病了,都怪头条君,爱你呦。[捂脸][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