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基友基金,什么是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

英雄联盟 125
广告一

好基友基金,什么是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

一、80%的人都会踩的坑——返还型保险

如果公子说,现在有一款保险:

好基友基金,什么是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

有病了可以拿钱治病,没病可以到期返钱,

你会不会觉得特别好?

如果你觉得好,那就踩进了80%的人买保险会犯的误区:

——返还型保险。

返还型保险,价格贵,保障差,稍微懂点保险都不会买它。

可是整天就是有人在问。

比如:

比如:

再比如:

好吧,

看来你们是真不知道,返还型保险在设计之初就是以坑人为目的,它面向的是广大的“下沉市场”。

什么叫做下沉市场呢?

比如广大三四线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的大叔大妈、老头老太太。

保险代理人想让这些人买一份纯保障的保险是非常难的,

可是如果告诉这群人,每年的保费不白交,如果不生病钱还能退回来。

原本还在犹豫的这群老头老太太,可能就乐呵呵地把钱交了。

所以返还型保险一开始压根就没打算给你正经保障。

而且买的这群人没有高深的金融知识,不知道钱是有时间价值的。

所谓返钱,30年前的一万块和30年后的一万块,它能是一样的吗?

弘康人寿的总经理曾说,国内人身险保费中85%-90%来源于储蓄(含各种年金险、返还型),而非保障险;也就是说85%-90%的保险都是定期存款,并没有保障作用。

绝大多数的家庭,仍在买返还型。

公子是真的不忍心有人再踩坑了,于是花时间写了这篇文章,

把返还型保险扒了个底朝天。

一文告诉你,返还型到底有多坑。

二、揭开返还型保险面纱

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想法:

——万一我啥事没有,保险钱不就白交了吗?

顺着消费者这种想法,保险公司推出了返还型保险。

有病治病,没病返本,到期没出险,还能把钱拿回来。

比如,老王买了某返还型重疾险,每年保费10000块,连交20年。这笔保费不白交,到了70岁/80岁还能把钱返给你。

看着不错,对吧。

来,保险场景太过抽象,我们不妨换一个生活化的场景:

老王去买个手机,手机原本卖5000,

手机店老板说,

你给我1万,手机别用啊!别用!

30年后手机还给我,我再还你1万。

说到这里,大家都会发现异常了,

这笔生意,手机店老板一定是不亏的。

如果老王用了手机,手机店老板至少白白多赚5000。

如果老王没用手机,手机店老板要付这10000块。

可是别忘了,老王一开始多交了5000块,我们仅以余额宝平均3%的年化计算,5000*(1+3%)^30=12136元,去掉1万给老王的,手机店老板白白多赚2136元。

吃亏的人永远是老王,

用了手机的话,老王至少亏5000;

没用的话,为什么老王自己不把钱存到余额宝?

历史就是这么惊人的相似。

大家来看两款保险产品,

一款准保障的康乐一生2019,每年4940(5000块的手机)

一款返还型,安X保,每年10750,(给手机店老板10000块)

是不是像极了我们手机的例子。

因为保险是每年缴费,计算还是有点差别的,我们算算年化:

每年多交5910元,以3.0%的复利算,40年后能拿到377870元,

以3.5%复利算,40年后拿到430360元。

可是保险公司所谓返还呢,只能拿回325500元。

可是,还没完啊,更刺激的在后面:

首先,康乐一生2019的责任要好很多(标红的部分),跟辣鸡返还型安X保不在一个档次上。

其次,保险公司可不会把你每年多交的钱只放到余额宝,通常来说,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在5%-8%左右,我们以6%计算,期满收益收益在836745,去掉返还325500,保险公司净赚511245。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方向,

这种返还型的保险,保险公司黑心黑大发了。

怎么还有会人觉得这种保险好?

买了返还型的保险,我们老百姓一定是吃亏的。

如果不幸用上的话,我们老百姓相当于多交了几倍的保费;

如果没用上,那么我们没什么不把每年多交的钱留在自己身边,哪怕放到余额宝里?

所以咱们说,返还型保险从根源上就是一种很荒谬的设计。

在保险界有句话说得好:

返还型就是保险领域的“杀猪盘”,专门收智商税,割韭菜用的。

——既然是收智商税,那为什么不多收点呢?

返还型保险保障,挖的坑更深。

三、100%返还型的保险,责任全是坑

记得在哪本书里,讲了个早年古董店老板卖货的方法:

如果顾客一上来挑的是那种不起眼的,老钱币啊,古旧书籍啊,

这种人古董老板一般是不坑的。

如果一进来拿着那种颜色亮的,花里胡哨瓶子端详的,

得了,古董店老板知道来大单了,

这种人一定不懂行,越假的东西就越卖给他。

这个原理,在保险市场也通用。

如果你买保险,一上来就想着返还,公子敢说,100%会踩坑。

你想想,连返还型这种荒诞主义的产品你都买了,那责任上肯定不能给你好的啊,

那些在价格上打算坑你的产品,在责任上往往也是缺斤少两。

坑的就是你这种不懂行的。

接下来,我们以市场上最主要的三类返还型保险为例

看看返还型保险是怎么挖坑的:

(一)

返还型意外险:史上最坑的产品种类

我们印象中的意外险一般都是特便宜,特别容易买的。

比如像微信微医保卖得这种:

一两百块钱就能50万的保额,三四百块就能买到100万保额。

但是!返还型的意外险反其道而行之,

卖得特别贵!产品设计还贼复杂。

我们拿市场热销的X安的百万任我行为例:

30岁男,保障30年,10年缴费,每年要1729元。

60岁满期返还保费22087元。

我们且不说,返还型产品的单价是正常价格的几倍。

重点是责任,

你看中了这款保险的能返还,可这保险真的啥都不赔啊!

这款保险责任一共八项,看着挺多,

但是,我们来具体看看啥不赔啊,

首先,意外伤残不赔;

只赔身故和全残才能赔,

也就是说,要么人挂了,要么摊床上完全动不了了才赔,其他都不赔。

缺了条胳膊,断了条腿,这些都别指望会赔。

(正常情况下,需要按照伤残等级,按比例赔付,缺胳膊少腿一般是五级伤残,赔60%保额。)

其次,意外医疗不赔;

比如打球骨折了,做饭切手感染了,这些1分钱都不赔。

(正常情况下,意外险的医疗部分会保险报销的费用。)

第三,一般意外身故/全残最多赔3万;

假设某一天,老王在下班的路上突然被掉下的花盆砸中,不幸身故。

这可是意外吧,你们猜能赔多少?

因为是一般意外,那么他最多只能获得27184元。

这还是已经交了10年的情况,如果没交够10年,赔的更少了。

赔的不到3万,忽悠谁呢这是。

第四,即便在赔的八项里,也存在大量不赔的情况。

这款保险看着出行意外保的挺齐全的吧,如自驾、出租车、网约车、公务车、地铁、公交、轮船、火车、高铁动车、航空意外都有。

可是其他的呢?

摩托车、拖拉机、电动车、共享单车,

对不起,这些都不赔。

死了最多赔3万。

同理自然灾害包括8种,会赔;

8种之外像干旱和瘟疫,

对不起,这些也不赔。

死了最多赔3万。

这是什么鬼保险?

每年交这几千块,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图什么呢?

一份正常的意外险,

大到交通事故、台风地震、溺水触电;

小到跌打损伤,猫抓狗咬、割伤烫伤,

全都能赔。

有些意外险,甚至连猝死都赔。

50万保额每年也就不到两百块。

每年多花几千块,关键时刻还用不上,

那你还买它干什么?

你说你还买要返还型意外险吗?

买个鬼哦!

(二)

返还型少儿重疾险:

原本几百块的东西,为什么要花几千?

然后我们来说少儿重疾险。

少儿重疾险和前面意外险的情况类似,原本消费型的少儿重疾险通常只要几百块。

但是一旦加上返还,那就要命了。

我们以返还型的爱X分2019,和消费型的晴天保保做个对比:

50万保额,10年缴费,保30年

爱X分是4750元,晴天保保是945元,

爱X分2019保费是晴天保保的5倍。

而这个比法,对晴天保保可是不公平,

晴天保保的责任可比爱X分好太多了,

轻症,晴天保保赔30%,爱X分是20%;

中症,晴天保保赔50%,爱X分没有。

而且,少儿高发的重疾,晴天保保可比爱满分覆盖得多得多。

很多病,晴天保保可以赔双倍保额,可是爱X分压根不保。

另外,晴天保保可以每年增保额,每两年递增15%,可递增至175%。

50万保额,10年后出险可以赔87.5万。

这就意味着,这保险有一定的抗通胀能力。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两款产品,分别体现的是正常父母和想法贼奇怪父母的不同思路。

想法正常的父母,想的是万一我孩子病了,保额够不够用;万一孩子二十年后病了,钱贬值了,保额够不够用,是不是要买一个抗通胀的保险。

反观有些父母,想的还是几十年后早已不值钱的保费,想的是我每年给孩子买的几百块保险钱可不能白花,几十年后得把保费还给我,

而且为此达到这个目的,每年还得多交几千块。

这都是在干什么呢?

如果有些父母受人蛊惑买了返还型,你们觉得是不是这个理,

是不是压根就不该给孩子配置返还型保险?

某些心怀不轨的坏人把你孩子卖了,你还在帮忙数钱呢。

(三)

返还型成人重疾险

返还型重疾险的例子,我们其实前面举过了。

靠,这有什么好比的。

康乐e生2019直接碾压好吗,

轻症和中症安X保直接没有,

咱们说,轻症/中症虽然听起来轻,但是实际上都是非常严重的病。

像原位癌、不典型心肌梗塞、深度昏迷48h,单眼失明,单耳失聪这些,都是在轻症/中症里的。

这些病,安X保直接没有。

而且,安X保10750的保费,很多人没有什么概念,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保终身的康乐一生2019,是7600,

因为康乐一生2019身故赔保额,而人固有一死,所以保额的50万,是肯定能拿到的。

这,不比返还划得来?

而目前保障最全的嘉多保,重疾分组赔6次,癌症赔3次,身故赔保额,保终身每年也只要9655,

这东西把你这辈子可能得了的重疾都覆盖了,也比你安X保便宜。

你这安X保,怕不是保单用黄金做的?

返还型的成人重疾险,也是一个字,

坑!

四、远离返还型,还家庭财务健康

返还型的保险,

保费高,责任差,

买一款,坑一款!

返还型保险,是保险公司和保险代理人为咱们老百姓联手做的局。

保险公司多拿收益差,代理人多赚佣金。

如果有人想卖给你返还型的保险,

请让他有多远,滚多远。

买了返还型,最后坑的是我们普通家庭。

咱们普通人家,就几千上万的预算。

好嘛,买了一款返还型,恨不能把一家人的保险预算都用上。

如果想给一家人配返还型,要么多拿钱,要么只能降低保额。

公子见过无数买了返还型的家庭。

重疾8万保额,意外10万保额,

什么保障都是一点点,很多都是交五万保六万的。

这是买保险,还是买心理安慰呢?

真的出了事情,这么低的保额一点作用都起不了。

所以想要买到适合家庭配置的保险,首要就是远离返还型。

甭管是为了人情,还是暂时被忽悠了,以后千万别再碰返还型了。

关注肆大财子,遇到任何保险难题以及保险配置问题,欢迎随时私信我,或者下方评论留言哟。

买基金真的可以暴富吗?

买基金不可能暴富!

什么是暴富?你花2元钱买了一只大乐透,结果中了头等奖,奖金有1亿元,这叫暴富;你拿着1万元去拉斯维加斯,几把梭哈之后,本金翻了几百倍,这叫暴富;你炒期货,10倍杠杆孤注一掷,结果赌对了,这叫暴富……

但如果你想通过买基金暴富,对不起,没有这个可能。

很多不了解基金的网友,因为经常看到网络大V们说自己买的基金赚了多少多少钱,很是眼红,于是,自己也想尝试一下,渴望一夜暴富。

但是,基金真的有那么暴利吗?

什么是基金?想要搞懂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基金。

从广义来说,基金指的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其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

从狭义来说,基金指的是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经常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

基金的分类

以我们常见的证券投资基金来划分,基金主要包括以下七种:

1、混合型基金

混合型基金是在投资组合中既包括成长型股票、收益型股票,又包括债券等固定收益投资的共同基金。因为此类基金的回报和风险即低于股票型基金,又高于债券和货币市场基金,所以,它属于中等风险的理财基金。

2、股票型基金

顾名思义,这种基金会将钱投入到股票市场中赢取利润,其投资的理念是价值型、成长型、平衡型,此类基金回报和风险一般都会比较大,属于中高等风险理财基金。

3、债券型基金

此类基金一般主要投资对象是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项目,这类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我们往往根据其投资股票比例的不同,又将其分为纯债券型基金、偏债券型基金。

4、指数型基金

指数型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且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指数型基金也属于中高等风险基金。

5、FOF型基金

这种基金比较有意思,因为它一般是以投资其他基金为标的,并不直接投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FOF还可细分为共同基金FOF、对冲基金FOF、私募基金FOF等。这种基金也属于中高等风险基金。

6、QDLL型基金

QDII基金是指可以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和QFII一样,它也是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允许境内投资者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安排。(这里要强调的是,QDLL是普通人为数不多可以接触到境外投资的一种方式)。

7、货币型基金

货币型基金主要投资于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性极高的短期金融品种,又被称为“准储蓄产品”。此类基金是为数不多的低风险基金,但其回报率一般来说也低于其他类型基金。

为什么买基金?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如果手里有很多闲钱,你不去做理财,随着通货膨胀,你手里的钱会越来越“不值钱”!

2、绝大多数的基金回报率高于银行存款利息。

3、复利,基金投资,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收益可以复利。投资界将复利称为第八大奇迹!

4、通常来说,基金经理拥有比普通人更多的投资经验,他们的专业程度都比较高。正所谓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基金的收益

假设你购买1万元基金,10年后可以赚多少钱?

我们就以最常见的混合基金为例:

近五年业绩最好的景顺**混合基金年均回报率为90.50%,

10000元+10000元*90.50%*10年=100500元

近五年业绩最差的金鹰**混合基金年均回报率为-4.86%,

10000元+10000元*(-4.86%)*10年=5140元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基金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的可以赚钱,有的甚至可能赔钱,关键在于你对基金的选择。

但即使你幸运地买到了业绩最好的基金,其年均回报率也只是翻一倍而已,远远达不到你期望的暴富!

(这里的计算方法使用的是一般简单计算公式,为了让大家一目了然。真正的基金收益计算,应该使用复利计算公式,我分享在下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算一下)

买基金的意义

既然买基金不能暴富,为什么还有很多人买基金?

首先,购买基金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暴富,而是细水长流。基金是少有的几种可以获得复利回报的投资。

为什么复利如此重要,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有1万元本金,中国每年的交易日大概有240天,如果每天有1%的回报率,那么你赚取的利润为:108,925.54元。

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保证每天都会有1%的利润,所以,除了复利之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个重要的方法与之搭配,它就是定投。

没时间每天看盘的人,可以设置自动定投,自动定投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风险。

有时间每天看盘的人,则可以手动定投,手动定投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与自动定投相比,它可以将风险最小化。

自动定投,无论基金涨还是跌,都会加仓;而手动定投,则是只有在基金下跌时加仓,上涨时不投,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一夜暴富,但往往钱来得容易,去得也容易。

基金并不适合短线投资,更不是个可以一夜暴富的投资,它更像细水长流,源源不断地为我们带来收益。

当然,投资基金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基金经理,了解基金的人都知道,投基金就是投人。一个出色的基金经理,无论其操盘哪只基金,业绩都不会差。

股票型基金为何从来都没涨10?

的确,股票涨停经常能碰到,但股票型基金中却几乎没有涨幅达到10%的情况。甚至连涨幅6%以上的情况都不多见。

究其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1、基金仓位:股票型基金仓位通常为80%-95%,其他偏股型基金仓位仅为60%-95%。近些年部分混合型基金甚至股票仓位的限定更是灵活到5%-95%!

下图为某股票型基金的股票仓位限定:

下图为某混合型基金的股票仓位限定:

从上述可知,股票型基金的仓位无论何时,都不可能达到100%!

因此,即使股票型基金在满仓的情况下,所有持仓股票全部涨停,理论上涨幅也最多只能达到9.5%,不可能达到10%!

2、基金重仓股:股票型基金持仓股票数量至少达到几十只,甚至上百只也不为奇。但前十大重仓股通常均会选取白马蓝筹。

而白马蓝筹股通常较为稳健,波动较小,某只涨停有可能,全部涨停几乎不可能出现!

因此,即使大盘大涨的情况下,由于前十大重仓股涨幅不大,导致拉低了基金的涨幅。

3、涨停股比例:A股即使出现指数涨幅3%-4%的大涨,当日涨停板数量最多时也就300只左右,仅相当于全部A股3600只中的9%!

而股票型基金中除非主题投资基金,否则持仓的几十至几百只个股中也仅极个别能涨停,涨幅能跑赢指数已经实属不易!

综上几点,导致股票型基金不可能出现涨幅达到10%的情况!

只有一种基金有可能出现超过10%以上的涨幅,就是带杠杆的分级基金,不过由于风险极高,不建议投资者尝试!

下图为某只分级基金极端情况下,净值得波动幅度:

除了分级基金外,即使指数型基金,由于仓位限制,单日涨幅也不会达到10%!

最后,祝各位2019投资顺利!

好基友基金的基金超市是什么意思?

感谢邀请。花了流量下载了看了下。

找了半天没有基金超市的入口,猜测过去,基金超市就是把这个app所有可以购买的基金集合在一起,让购买者用一定的条件筛选,比如用几个月的收益率,权重板块,基金资金总量,夏普比率。

这个是比较通常的做法,现在的基金app都有这种操作。

欢迎讨论!

今年已经有577只基金清盘?

今年以来基金清盘较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今年市场遇冷,基金产品收益率较低而导致赎回量增加。二是由于去年资管新规出台,金融业监管趋严,委外资金的撤离,大量因委外而生的基金清盘。

我们可以发现,清盘基金中,规模较小的迷你型基较多。前两年,基金公司发行大量同质化产品,多家公司旗下同时发行多支名字和投资标的类似的产品。在现今市场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小规模的基金清盘反映的是该市场的正在更加成熟和优质。

其实,基金清盘也并非坏事,从基金公司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迷你型基金的管理成本高,基金公司的运营成本可能因为基金规模太小而影响净值。同时,市场环境不好对于小规模的基金操作也有影响,正常清盘好过拼命“硬抗”。

其实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迷你型基金的清盘可以让基金公司把更多精力放在重点基金上,这也有利于基金业的正规化发展。

对于投资者而言,基金清盘则有利于投资者更好地进行投资理财。基金清盘其实是基金行业的一种优胜劣汰。收益低的基金退出,利于投资者更好得选择投资标的。

未来可以预见,基金清盘会越来越普遍,对于广大“基友”而言,在选择基金时要尽量选择规模大一点的基金或选择永续性的指数基金,从而避开清盘风险。

版权声明 本文地址:https://www.pv985.cn/pv/20231.html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yun985@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