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普惠,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基金普惠,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作为财经媒体人,本人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尤其央行货币政策,这次央行定向降准出来后,我第一时间关注了相关的解读,并参与了相关专题的制作,但是一些误区也很多,这里一并划重点讲下我的看法。
重点一:本次定向降准不改变货币政策整体取向。
之前很多券商分析师都在喊降准,广发证券在8月中旬率先喊出“年内降准概率提升,降准窗口或开启”;随后招商证券、九州证券、中银国际、中信证券等纷纷抛出降准的观点。
大概9月初的时候,央行参事盛松成抛出观点,目前降准概率不大。他表示,降准的宽松信号太大,与当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金融去杠杆的总体基调不符。降准和降息一样是有周期的,即开启降准后,一段时间内就不能升准。但目前中国经济还处于L型,L型会持续很长时间,没有到降准的周期。此外,增加基础货币供应能够和降准一样,起到增加银行流动性的作用,因此央行会选择政策信号没有那么强的货币市场工具(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等)点对点增加基础货币供应,而不是降准。当时有两位泰斗级分析师极力反对现在降准。一位是中泰证券李迅雷(姜超的师父),他表示“降准的信号意义大于实质意义,倒是在考虑是否会加息的问题,因为存款搬家、监管套利、通胀预期等问题如果避免不了,加息则在所难免。”大家可以去李迅雷的微头条主页看。另一位是财新智库的钟正生,他公开发布研报表示,目前降准的最大掣肘不在汇率,而在金融防风险,短期内降准窗口尚难开启。
我当时咨询了几位宏观和固收分析师,大部分结论也都当前是不太可能降准。但有一位固收分析师很敏锐地提到:现在需要普惠,需要给小行释放流动性。(因为对方不愿具名,所以不透露是哪位)
给大家看下时间截图,第一次我们讨论是在9月10日,他抛出普惠的观点。
第二次讨论是前几天,有券商提出“降准+正回购”防止流动性过剩,就此我再次咨询了他的看法,他仍然坚持降准的观点。
那么,此前预测不会降准的分析师们都被打脸了?盛松成也被打脸了吗?
答案是没有,为什么,请看下面。
重点二:本次定向降准将从2018年开始实施。
实际上,本次定向降准是又一次货币政策创新。这是央行第一次延迟性定向降准。没记错的话上一次定向降准是2015年8月,上一次降准是2016年2月底(这一次降准是熨平1月20日春节前发放的TLF,TLF不同于28天期逆回购,不需要抵押品,相当于是阶段性定时定向降准),这一次央行货币政策大变动已经足足间隔了一年半。
从本次延迟性降准的性质来看,当前仍然没有马上降准,只是给了一个望梅止渴的流动性预期,意思是大家不要急,明年就会有粮食了,现在先忍忍。另外定向降准也避免了释放过多的宽松信号,引起货币政策转向的担忧。简言之,本次降准稳定了未来的流动性预期,至于为什么要在当前的时间点稳定预期,不必多说。三个月的时滞,至少这三个月的流动性预期会比较平稳了。
重点三:本次定向降准其实相当于全面降准。
央行表示,按现有数据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
考核标准是这样的:
第一档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存款准备金率可在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这一标准基本适应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的实际投放情况,有助于鼓励其将信贷资源持续向普惠金融领域倾斜。第二档是前一年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优惠幅度更大。当然,这一档标准相对较高,只有在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投放较为突出的商业银行才能达到,但这有利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也属定向降准政策题中应有之义。有条件的降准,跟以往全面降准的政策大不相同。至于本次降准释放多少流动性,市场内众说纷纭,个人认为,关注总量意义不大,关键是看市场利率走向,利率压下去了,才算流动性预期稳定了,否则给你加息投放TLF、OMO、MLF意义也并不大,因为资金成本高。要钱,市场上到处都是,但用不用得起
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初我就在文章《美联储想缩表 我们要不要降个准?》中探讨过降准的可能性,当时我提出:
由引起基础货币增长的项目变动情况分析可知,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基础已由外汇占款,转向了OMO和窗口操作,表明中国货币形成机制发生改变,金融市场化基础形成。决定中国基础货币增长的项目变化,使得中国货币形成机理发生了重大变革:具有被动特征的外汇占款增长退居次位,央行可以主动控制的公开市场操作走上前台,成为左右中国货币投放的主要载体。如果美联储如同很多机构预计的那样在今年加息3次左右并在年底开始缩表,那么下半年国内流动性将持续收紧,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再次承压。展望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利率走廊的中枢今年以来已经明显大幅上行,央行政策利率(以各种“粉”和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为代表)和市场化利率(以同业拆借利率、质押回购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等为代表)均出现不同幅度上扬,上调基准利率或许是不得不面临的艰难选择,与此同时,央行或许可以趁机降准释放流动性来对冲。其核心逻辑无非是两点:其一,美联储加息缩表收紧了全球流动性,降准可以适度对冲紧缩预期(美联储9月刚刚宣布要缩表,今年12月可能还有一次加息);其二,2014年以来外汇占款基本面的根本性变化使得基础货币的投放逻辑发生改变,降准可以相当于替换操作,以央行积攒的流动性(过多的存款准备金)替换各种“粉”。
两周多以前,我也在文章《求求你们放过人民币汇率吧 喊降准为时尚早》分析过降准的可能性。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没有明显恶化的情况下,宽松显得没那么必要。此前我预测过,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是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窗口。
相关文章大家可以自行搜索。最后,祝大家双节快乐!
余额宝为什么要引入新的基金?
谢谢邀请!
余额宝在多次的限购、限额调整后,终于迎来了转机,5月4日余额宝升级,新接入中欧、博时基金公司旗下的“博时现金货币收益a”、“中欧滚钱宝货币a”两只货币基金产品。从根本上解决了宝宝迷们限额限购的困扰,更主要的是不再需要每天九点钟以后定时抢购了。
为什么余额宝你又引进两只货币基金基金?
小编觉得余额宝之所以引入两只货币基金,实属不得已而为之。之前对接的天弘基金的货币基金,因为安全、灵活、收益高深得用户的喜爱,以至于从用户数量金基金规模发展迅速、规模过大,2013年成立以来,短短的五年时间,用户发展到近6亿,自己规模达到了1.68万亿元,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货币基金老大,规模的增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方面是从基金投资管理的角度,规模过大操控难度越大,这点从余额宝的七日年化率不断的下降就可以看出来。更大的风险在于一旦遇到基金的其中赎回,将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难以操控。
余额宝的不断调控进行限额限购实际上是为了有效的控制风险,是为了余额宝的更好的健康的发展。同时减弱了原有的灵活性和收益性。为了余额宝健康的发展,新引进两只基金可以分散用户的投资和余额宝规模过大的风险。新引进两只货币基金和天弘基金货币基金同样靠谱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巨无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肯定要选择质地优良实力雄厚的基金公司,在这点上没有必要担心。
博时现金收益货币a和中欧滚钱宝货币a同属于货币基金,而货币基金和其他基金和理财产品相比较,是最为安全的一款产品,因为投资都是银行票据、债券等安全系数相当高的产品,理论上虽然有亏本的可能,但是从过往的业绩看风险系数几乎为零。
从收益看中欧货币基金七日年化率4.45%、博时货币基金4.01%、余额宝3.95%,中欧货币基金收益率最高,其次是博时货币基金、余额宝天弘基金。
余额宝升级后有过去单一的天弘基金,增加为三只基金,不在限额,不在定时抢购,而且三只基金可以随意选择。在回复余额宝所有功能的同时,提高了灵活性,比之前的余额宝更靠谱,用户可以大胆的放心的使用。嘉实基金企业实力怎么样?
嘉实基金公司实力很强。
已涵盖公募基金、机构投资、养老金业务、海外投资、财富管理等业务,拥有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截至2016年9月底,嘉实基金全国社保和企业年金规模排名第一。
嘉实基金以“主动管理”和“深度研究”为两大核心支柱,在业内首创“全天候、多策略”的投研模式,至今已建立超过29个投资策略组,并发展出覆盖主动股票、固定收益、SmartBeta与量化投资、海外投资和资产配置的五大投资能力。逾300人的强大投研团队、近200只公募基金产品、数百个投资组合构建的丰富的产品线,为个人、机构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长期回报,屡获行业权威殊荣。
嘉实凭借规范、稳健、务实的管理风格、科学理性的投资运作以及投资者利益至上的经营理念,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丰厚的投资回报,并逐渐脱颖而出,跻身于国内最优秀的基金管理公司行列。是中国基金业第一个管理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基金公司。
嘉实管理着多只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及多个社保组合和企业年金账户,共同基金产品线和资产管理业务种类齐全。拥有业内最完善的共同基金产品线,产品覆盖股票型、配置型、货币型、债券型、保本型、指数型等主要基金产品类型。
发展中的嘉实基金以“服务财富增长、助力产业腾飞”为核心使命,以普惠金融为理念,嘉实逾1500名员工勤勉尽责、全新投入,创造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力争实现客户、员工和公司长期共赢发展,致力于使嘉实成为中国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资产管理集团。
央行降准意味着什么?
这里面就得提到准备金率的概念:
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为了监管,同时也控制金融系统性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在吸纳公众存款的时候,必须缴纳部分准备金至央行,准备金占总存款的比例就称为存款准备金率,央行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俗称放水,也是央行三大基准货币政策之一;降准的后果是什么呢?结果是增加了市场中的流动性货币供给,利率会下降。
也就是说,假如银行收到了100块的存款,可能要缴纳15块,放在央行这里,而央行给的利息是非常低的或者是不给的;那么央行为什么要控制存款准备金呢?
那么为什么存款准备金率会有这么大影响呢?这里有一个杠杆,俗称货币乘数:
所谓货币乘数也称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简单的说,也就是如果央行降低1个百分点的准备金,市场上可能要多出几倍的资金;
(2018年4月17日)18点30左右,央行宣布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央行降准”。
按照央行负责人的说法:降准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也就是说:本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达到1.3万亿。
从上图来看,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处在高位,还有下降空间。
那么对股市有什么影响呢?
2014年以来,央行共进行了9次降准,其中4次为定向降准,降准之后的30天,股市只有2次下跌,其余均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一次是2015年2月,涨幅高达16%;
为什么呢?因为市场流动性增加会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经营,利好企业,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长有利好;另一方面,由于利率降低,流入股市的资金会增多,进一步增加投资需求。
为什么要降准呢?
这个大家可能也能够体会到了,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的流动性趋紧,市场利率不断提高,不管是房贷还是普通商贷利率都不同程度上涨;
今年一季度,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为8.2%,M1增速为7.1%,贷款增长同比为12%左右;也就是说,市场上缺钱了,这种缺口正在变大;
特别是在贸易战的关口,我们的降准有望得到持续,因为国内的新兴产业更加需要资金的支持,未来继续降准将非常有可能,如果真的如此,对股市也将会是利好;
普惠金融的发展前景如何?
长期跟踪互联网金融和中美经济等问题的【小哥哥】认为,普惠金融在中国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原因在于,第一,普惠金融在当前是国家大力支持发展的,其对当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补充传统金融机构在融资等方面的短板,能够满足中小企业或新兴创业者对融资的需求。
第二,与国际相比,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很多优势条件,包括人口基数大,为大数据提供有效数据和良好的试验田;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尽管与美国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这些优势条件,决定了普惠金融今后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第三,这也是由普惠金融机构本身所决定的。因为普惠金融相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具有一些创新的地方和新特征,可以不断试错、不断纠正自己的前进方向,包括前一阶段P2P暴雷事件,就是行业自我净化的过程,不断淘汰落后机构和模式,让现有机构不断优化,实现优胜劣汰,这一点是新兴事物发展的必经之路。
欢迎关注头条号【小哥哥打算盘】读懂美国财经,了解互联网金融,欢迎关注【小哥哥打算盘】最新专栏【超市自由之路】,只要9.9,一份财经专刊送到手,带您昂首阔步,行走在通往财富自由的康庄大道上,❤️你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