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雷克斯暴龙,棘龙与大型鳄类哪个更强悍一些

dnf雷克斯暴龙,棘龙与大型鳄类哪个更强悍一些?
棘龙:最长的食肉恐龙
棘龙(Spinosaurus),意为“背上长棘的蜥蜴”,生活在约一亿年前早白垩纪的北非。棘龙是一种大型兽脚类恐龙,而且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兽脚类恐龙之一。
棘龙骨骼化石重建
棘龙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排名,取决于如何根据有限的骨骼化石对其进行复原。学术界对其的复原可归纳为两种:高型棘龙和矮型棘龙。
高型棘龙模型认为,棘龙是一种涉龙(涉水生活的恐龙),在浅水区捕鱼,以两足直立行走的姿态生活。这个模型下的棘龙后肢粗大,前肢有力,配合颌骨咬杀,确实是一种可怕的掠食者。
高型棘龙复原图
高型棘龙经《侏罗纪公园3》宣称而广为人所知,剧中一下子拧断霸王龙脖子的棘龙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实际上这种复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且《侏罗纪公园3》大大夸大了棘龙的实力,即使是高型棘龙也不是霸王龙的对手。
化石证据显示,棘龙的后肢其实远比霸王龙、南方巨兽龙短小,因此矮型棘龙才是正确的复原。根据矮型棘龙模型,棘龙实际上是一种游龙(游水摄食的恐龙),在陆地上以四足着地的姿态行走。这种复原下的棘龙,实力远不如霸王龙、南方巨兽龙等典型的兽脚类恐龙。
矮型棘龙复原图
无论哪种复原,棘龙的长度是兽脚类恐龙中的第一是无可争议的,最大者可达15米,甚至17米。因此,我们可以安全地说,棘龙是最长的食肉恐龙。
史前巨鳄哪家强?提到史前巨鳄,我们想到的是帝鳄、恐鳄和普鲁斯鳄,那么它们谁才是真正的“鳄中之王”呢?
帝鳄全称帝王肌鳄(Sarcosuchus),它只是一类鳄超目动物,而非真正意义上的鳄鱼。它们生活在白垩纪早期的非洲和南美,体长可达10-11米,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长的鳄类动物。
帝鳄复原图
研究表明,未成年帝鳄以鱼为主食,成年帝鳄会吃更多的恐龙,它们喜欢捕食像尼日尔龙这类小型蜥脚类恐龙。帝鳄虽然属于窄吻型鳄鱼,但其颌骨不像食鱼鳄那样纤细易断,更类似于今天的马来鳄,是有能力杀死一些大型动物的。
恐鳄(Deinosuchus)是现代短吻鳄(扬子鳄、密西西比鳄)的远亲,生活在白垩纪后期的美国。以鱼类、海龟等为食,亦可捕杀鸭嘴龙等大型鸟脚类恐龙。虽然恐鳄有时被描述为最大的史前鳄鱼,但实际上它们的最大体长还不到10米,只有三四吨重,比帝鳄、普鲁斯鳄明显小一号。
恐鳄骨架
普鲁斯鳄(Purussaurus)是一类已灭绝的史前巨型凯门鳄,生活在中新世时期的南美,当时虽然去恐龙时代已远,但气候依然温暖湿润,南美地区是极为广阔的热带沼泽。普鲁斯鳄就是当时南美的霸主,最大体长可超过10米,体重逾5吨。
普鲁斯鳄复原图
普鳄的长度可能比帝鳄稍短,但由于它的脑袋大、鼻子短、身体粗,因此重量可超过帝鳄。而且宽吻型的普鳄显然比窄吻型的帝鳄更擅长战斗,因此普鳄才是史前巨鳄中的最强者。
棘龙和史前巨鳄谁厉害?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棘龙的体型远比任何一种史前巨鳄更大。15米的棘龙有10吨重,而17米的棘龙有14吨重,超过了帝鳄和普鲁斯鳄的两倍。在动物世界,通常绝对的体型就代表了绝对的实力,棘龙巨大的体型已经使其在与史前巨鳄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巨鳄也不是白给的,棘龙的劣势是头骨窄小,咬合力相当有限,而鳄鱼素以咬合力见长。棘龙是能与帝鳄相遇的,它想以大欺小驱逐帝鳄想必不难,但要杀死帝鳄恐怕要冒受伤的危险。动物志推测,它们之间可能是种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
帝鳄可怕的颌骨
此外,鳄鱼比棘龙更通水性,而且重心低,长有铠甲,防御力强,棘龙想抓住并杀死巨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两者相遇最大的可能还是鳄鱼逃跑,棘龙也没兴趣追赶。
棘龙的平均体长只有12米左右,重约5吨,与最大的普鲁斯鳄差不多重。考虑到鳄鱼更强的攻击力,假设普鲁斯鳄能与棘龙相遇,最大的普鳄在水里能打败一般大小的棘龙。
棘龙与普鲁斯鳄的体型对比:图a为最大棘龙对最大普鳄,图b为普通棘龙对最大普鳄
棘龙和史前巨鳄能挑战霸王龙吗?说个题外话,棘龙和史前巨鳄都曾被一些人安排挑战霸王龙,大家一定在艺术作品中看过棘龙拧断霸王龙脖子以及恐鳄把到河边喝水的霸王龙拖下水的画面,然而这与真相相去甚远,现实的棘龙和史前巨鳄谁都没有战胜霸王龙的实力。
霸王龙骨架图
霸王龙体长可达13-14米,重12-15吨,体长虽比棘龙短一些,但更重,因为棘龙有个相对较长的脖子,而霸王龙身体更粗壮。提到棘霸斗,很多人强调棘龙有个粗壮的前爪,但实际棘龙的前肢虽比霸王龙粗大些,但不过是筷子与牙签的区别,况且矮型棘龙的前爪在实战中起不到多大作用。而霸王龙拥有陆地动物中有史以来最强大的颌骨,足以一口咬碎棘龙的脑袋。
霸王龙与棘龙的骨骼复原图对比
至于史前巨鳄,体重只有霸王龙的三分之一,就更无法与霸王龙相比了,别说霸王龙在河边饮水,就算涉水过河,也没有巨鳄敢招惹它。
感谢鸿穹神皇上帝和龙爪洪荒对本文创作的指导和提供精美图片。
变形金刚里组合和大机器人的排名?
战力榜第十:大力神

大力神可是一个终极合体的金刚,属于狂派机器人,七个掘地虎组成,咋一看就像一个异形一样,庞大的大力神。
战力榜第九:钻头怪

又一个异形,这是个赛博坦的改造生物,这个钻头怪平时就喜欢藏在地下,体型相当巨大,长了很多章鱼触手一样的东西。
战力榜第八:长老

这是一个机器人管家,忠于家族主人,也是一个机智的又有点话痨的这么一个机器人,最关键的是战斗力居然还不低。
战力榜第七:御天敌

汽车人前任领袖,也是威震天和擎天柱的老师,具有启动和控制太空桥的能力,武器也是非常帅的巨大刀片,还有酸液穿甲弹也是敌人的噩梦。
战力榜第六:钢索

这是位汽车人派的机器恐龙首领,非常非常大的雷克斯暴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不无论是人形还是龙形都很勇猛。
侏罗纪霸主前十名?
第一名:霸王龙
霸王龙即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阶(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霸王龙属暴龙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体长约11.5-14.7米。平均臀部高度约4米。最高臀高可达到5.2米左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最重14.85吨,头部长度最大约1.55米。
第二名:剑龙
剑龙为一种巨大的恐龙,是一种生存在侏罗纪晚期和白垩纪早期的食草性动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质板,以及带有四根尖刺的危险尾巴来防御掠食者的攻击,大约12公尺长和7公尺高,重达4 吨。研究认为它们居住在平原上,并以群体游牧的方式和其它(如粱龙)食草动物一同生活。
第三名:甲龙
甲龙,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虽然甲龙的骨骼没有完整地被发现,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具有较强防御能力,但较骨骼形成的龟壳相去甚远,对咬合力十数公吨的暴龙而言作用有限。
第四名:异龙
异特龙,又名跃龙或异龙,是蜥臀目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中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身长8.5米,最大9.7米,体重1.5~3吨最重3.6吨。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约1亿5500万年前到1亿3500万年前。自从在1877年被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命名以来,已有许多的可能种被归类于异特龙属,但只有少数被认为是有效种。
第五名:梁龙
梁龙,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左右。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第六名:盗龙
盗龙,意为"盗贼",是种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早白垩纪的澳大利亚。盗龙长度为9米。盗龙起初是在193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根据他所发现的单一骨头来命名。这个骨头起初被认为来自于一只不确定属的兽脚类恐龙手部;后来这骨头被认为类似阿瓦拉慈龙科恐龙的手指骨头。如果盗龙属于阿瓦拉慈龙科,它将成为该科最大型的成员。
第七名:易碎双腔龙
易碎双腔龙是由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聘请的化石收藏家Oramel Lucas于1877年所挖掘的。Lucas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卡农城北方的花园公园发现这个部分脊椎(神经弓及神经棘),接近发现圆顶龙的矿场。毫无疑问,易碎双腔龙是历史上最长最重的恐龙,甚至最大体重比蓝鲸还要大。它长达35米,和梁龙有近缘关系。
第八名:三角龙
三角龙,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草食性恐龙的一属,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的晚白垩纪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层,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三角龙是最晚出现的恐龙之一,经常被作为晚白垩纪的代表化石。目前已有两个有效种:褶皱三角龙、究竟三角龙,但还有其他属被命名。三角龙也是最著名的恐龙之一,也是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的恐龙。
第九名:滑齿龙
滑齿龙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在侏罗纪晚期,它们粗壮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桨鳍的驱动下四处游荡。滑齿龙的长颚里满部尖锐的牙齿。滑齿龙的鼻腔结构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气味,这样滑齿龙就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猎物行踪。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齿龙一生都在水中度过,因此它们也是卵胎生动物,喜欢在浅海域产仔。
第十名:速龙
速龙,意为"快速的蜥蜴",是种角鼻龙下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阿根廷。速龙身长可能约4尺(feet)。目前仅发现后腿骨头,从后腿与脚掌显示它们适合奔跑,因此取名为速龙。注意,速龙有时会与伶盗龙混淆,后者可能是原始鸟类,与速龙相差甚远。
龙是双根吗?
龙是双根霸王龙又叫雷克斯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特里赫特期(MAA)距今约6850万年到6500万年的白垩纪最末期,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非鸟类的恐龙种类之一。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霸王龙为什么叫雷克斯?
霸王龙,它的正式学名叫雷克斯暴龙
霸王龙完整的骨骼化石在1902年第一次发现于蒙大拿州。恐龙学家们第一次看到这些化石就感觉到它是最可怕的恐龙。其理由主要是因为它的牙齿。在当时,已知的肉食恐龙有斑龙,异龙和角鼻龙。它们的牙齿呈扁平而弯曲的形状,而霸王龙的牙齿就像一根香蕉一样粗大。每颗牙齿长约30厘米,其中牙根长度占三分之二。恐龙学家推测说,霸王龙甚至可以嚼碎食物的骨头。还有,霸王龙比其他肉食恐龙体型大很多。其身长长达12米,体重超过6吨,而它的咬力也是超乎想象的。2012年,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霸王龙的咬力约为5700千克,和13架大钢琴同时掉落下来的力量差不多。如果考虑到白鲨咬力(约300千克),狮子的咬力(约430千克),鳄鱼的咬力(约2000千克),那么霸王龙绝对可以称得上叫恐龙王国的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