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谈股,刘秀建立东汉后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刘永谈股,刘秀建立东汉后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吸取周朝因大封诸侯而导致中央王权衰弱最终灭亡,以及秦朝因废除分封制使得宗室云集咸阳而被团灭,致使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政策,即在承袭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分封制,将宗室子弟分封到全国各地为王,以拱卫中央皇权。
在汉朝建立初期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分封制的确对中央皇权起到了保障作用。比如在平叛“诸吕之乱”的过程中,分封在各地的诸侯王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天下的稳定,人口的繁盛,分封的在各地的诸侯王实力开始逐渐增大。当时仅齐国、吴国和楚国三国就拥有160多座城池,而且这些地方在当时都属于富庶之地,其人口和财政收入几乎占据了全国的一半。随着诸侯王的坐大,逐渐对中央皇权产生了威胁,最终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的爆发。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后,当时的诸侯王还具有一定的政治和军事实力,依然威胁着中央皇权。为了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吸取了“吴楚之乱”的教训,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的削藩方式“推恩令”。按照汉初分封制的规定,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地。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的儿子也可以在封国内封侯,并且将封地进行分割,由诸子分别继承。按照汉朝的制度,“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不再受诸侯王国的管辖,直接由各郡来管理,地位相当于县,而郡县是由中央直接管辖。至此以后,郡县穿插进诸侯国土之间,郡所属的土地与诸侯国的土地犬牙交错,使诸侯国不能连成片。“推恩令”导致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从最初的“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到后来的“大国不过十余城,小国不过数十里”。与此同时,汉武帝还通过各种借口来继续削弱诸侯的势力。比如通过酎金夺爵,一举就拿掉了106位列侯,占到当时列侯总数的一半。从此以后,分封在各地的诸侯王对中央皇权的威胁也不复存在。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到了汉成帝时期,汉朝仅剩19个诸侯国,管辖123个县,而直属中央的84个郡,管辖着1587个县。此外,汉武帝还推出“附益法”,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其聚敛财富、谋取利益;颁布施行《左官律》,规定在诸侯国任职的官吏,其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而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中央的官员也不得私自到诸侯国任职。这些法律的颁布,使得诸侯王在财政上无法聚敛;限制诸侯王对人才的招揽;以“阿党法”监视诸侯王的一举一动;禁止诸侯王私自出封地,不得私自与其他诸侯王进行交往。在种种限制政策下,基本把宗室势力隔绝在中央的核心权力之外。随着诸侯王封地经过一代代的分裂,到了西汉中后期,已经微乎其微,有的宗室已经落魄到出行乘牛车,更有甚至,已经和普通的平民百姓无异。“推恩令”的施行,彻底打破了汉初以来诸侯势力、外戚势力以及官僚势力之间的平衡。由于具有血缘上的亲近,皇权选择和外戚势力联合,来抗衡官僚势力。由此一来,“外戚干政”成了两汉时期的政治特色。皇帝强势时,可以驾驭外戚势力,一旦皇帝处于弱势,外戚势力就会控制皇权。汉武帝时期,虽然外戚中的窦婴、田蚡先后成为丞相,卫青、霍去病、李广利先后成为大将军,但是始终都在汉武帝的控制之下。汉昭帝即位后,由于年幼,朝政大权被外戚霍光把持。西汉后期可谓是昏君辈出,汉元帝刘奭是个糊涂皇帝,只知追求享乐,不问政事。他的继任者汉成帝刘骜更是荒淫昏庸,任命他的大舅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总揽朝廷大权。汉成帝还在一天之内,同时册封他的五位舅舅为侯爵。虽然此时的宗室已经势微,但是外戚势力还是时刻提防他们。汉成帝刘骜和他的弟弟定陶王刘康感情非常深厚,想把他留在长安,但是遭到了外戚王凤的极力反对,最终找借口将定陶王赶出京城;汉成帝想任命宗室刘歆担任中常侍,也遭到了王凤的反对,因为中常侍是皇帝的近侍,他可不想让宗室和皇帝走的太近。当东平王刘宇请求朝廷提供诸子百家的典籍及《史记》时,同样遭到了外戚王凤的拒绝,原因是这些书涉及到了地理关隘的信息以及纵横权谋。由此可见,外戚势力对宗室的防范和打压之深。王凤的侄子王莽,虽然出身外戚王氏家族,但他并不是一个纨绔子弟,而是个“勤身博学、行甚敕备”的儒生。随着权势的不断扩大,他仍坚持以公认的儒生修养标准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呈现出了与“圣人”标准的高度吻合。在王莽看来,外戚势力的荣辱兴衰决定于皇后或者太后,虽然虽然一时煊赫,但根基十分浅薄,摆脱不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命运。而刘姓宗室却代表着汉室,与政权息息相关。为了拉拢刘姓宗室,王莽在执政期期间,推出“兴灭继絶”这一春秋古制,对那些自汉朝立国以来因罪除爵等原因,丢掉爵位及封地的刘姓宗室的爵位予以恢复,并大批量对宗室进行封赏。王莽先后册立因遭受冤案而被除去封国的东平王刘云之子刘开明为东平王;册立东平思王刘宇之孙、桃乡顷侯之子刘成都为中山王;册立代孝王玄孙之子刘如意为广宗王;册立江都易王刘非之孙、盱眙侯刘宫为广川王;册立广川惠王刘越的曾孙刘伦为广德王。除了恢复那些落魄刘姓宗室的爵位外,对于所有绝嗣的宗室,王莽下令从近支中选择继承人承袭爵位;王莽还更改法律条令,放宽宗室继承爵位的条件,对于那些没有嫡子的诸侯王,允许庶出的儿孙承袭爵位;对于获罪的宗室不再除爵,而是换做家族其他人袭爵。同时,王莽还册立了三十六位自汉宣帝之后,没有资格继承爵位的宗室子弟为侯爵。王莽的这些举措拉拢了一大批的刘姓宗室,他们把王莽看作是自己利益的代表者,成为了王莽坚定的拥护者。随着王莽篡汉目的的暴露无遗,刘姓宗室也开始分化为“倒王”和“挺王”两大派。在“倒王”派看来,王莽早晚会篡汉称帝,到时候刘姓失去天下,他们所拥有宗室特权也会丧失。“倒王派”以王子侯(汉朝皇子封王,诸王之子被封为侯者,称王子侯)为主,即所谓的的“少壮派”。王莽自称假皇帝之后,距离篡位就一步之遥,部分刘姓宗室对王莽的行径不满,并付出行动。长沙定王后世孙、安众侯刘崇率领宗族举兵反对王莽;东平王刘云之子、武平侯刘璜与翟义起兵,立兄长严乡侯刘信为天子,反对王莽;胶东恭王刘授次子、徐乡侯刘快举兵数千人,反对王莽。这些“倒王派”的刘姓宗室,因为实力弱小,又星散各地,无法联合起来,他们的举义最终被消灭,并没有对王莽篡汉进程造成影响。“挺王派”的刘姓宗室则是完全倒向王莽,并为王莽的篡汉举动宣传造势,他们吹捧起王莽来简直是不遗余力。长沙定王后世孙、泉陵侯刘庆向皇帝上书,建议王莽应该像当年的周公辅佐成王一样代天子行事。安众侯刘崇起兵失败后,他的族父刘嘉自发赶往长安请罪,在获得赦免后,专门上书皇帝,赞颂王莽功德,骂刘崇是乱臣贼子,并把王莽的篡汉行为称为“藩汉国,辅汉宗”的盛德大功。菑川靖王后世孙、广饶侯刘京上书献符,称他收到了上天使者的信息,说假皇帝当为真皇帝。王莽知道后大悦,并且在篡位后对刘京网开一面,让他保住了侯位。这些“挺王派”的刘姓宗室真是花样百出,从各个角度对王莽篡汉的合法性做出解释。王莽之所以善待这些刘姓宗室并非出自真心,只是为自己篡汉的目的做铺垫。当王莽篡汉成功,建立新朝,天下姓王而不再姓刘时,刘姓宗室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作为前朝的宗室,他们自然不会有好结果。在王莽建立新朝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前朝刘姓宗室待遇急转直下。在新朝立国将军孙建的建议下,王莽把原本是诸侯王爵的刘姓宗室降为公爵,公爵降为侯爵,以此类推逐步降爵,而大量原本就因为推恩令只保留了身份的刘姓宗室,更是直接沦为了平民。对于那些原本担任地方主官的刘姓宗室,则全部调为没有实权的官职。王莽推行的超前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以至于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士族豪门,“人心思汉”。随着改革的失败,社会经济破产,大量的百姓被迫落草为寇,造就了赤眉和绿林两支起义军。以刘姓宗室为代表的地方豪强,也逐渐成为了“反莽兴汉”的主力,他们与农民起义军相结合。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几股起义军,都是以刘姓宗室为首领,南阳刘秀就是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举兵而起。刘秀是汉景帝第六子长沙王刘发之后,刘发一生有十六个儿子,在汉武帝的“推恩令”下,除了长子刘庸继承刘发的王位以外,其他十五个儿子都被封为列侯。刘发的第十三个儿子刘买,被封为舂陵节侯,于是刘买便带着族人从长沙迁至南阳郡的蔡阳县。因此,史籍中也称刘秀为蔡阳人。随着宗室子弟的一代代繁衍,封地缩小的同时,爵位也不断降低。刘买之子刘外,被封为郁林太守;刘外之子刘回,被封为巨鹿都尉;刘回之子刘钦,只当了个南顿令(县令)的小官,刘秀就是刘钦的幼子。虽然县令只是一个小官,不能大富大贵,但是养家糊口不成问题。但是随着刘钦的早逝,年仅九岁的刘秀和兄妹成为了孤儿,生活无依无靠的他们,只能投靠远在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的叔父刘良,成了普通的平民,只保留了一个士族的名号。王莽篡汉后,使得天下大乱,各地豪杰纷纷举兵反莽。刘秀和胞兄刘縯组织了七八千人的宗室子弟,以此为班底拉起一支队伍正式反莽。因起义的地点位于刘姓宗室大本营舂陵,故得名“舂陵军”,他们的口号是“复高祖之业绩,定万世之秋”。刘秀有一个族兄叫刘玄,当年舂陵侯的爵位是由刘玄的曾祖刘熊渠继承,而刘秀的曾祖刘外,失去了继承权。早在刘秀兄弟起事前,刘玄就已参加了绿林军。为了形成了合力,刘秀兄弟的起义军主动与刘玄所在的绿林军联手。为了“反莽兴汉”的合法性,双方同意以刘姓宗室子弟为首领,由于舂陵军的人数远少于绿林军,再加上刘秀的胞兄刘縯过于严厉,使得那些农民出身的豪杰忌惮,最终拥立绿林军的刘玄为帝,称更始帝。当时还有一支实力强大的起义军,即赤眉军。起义之初,一个叫刘盆子的人和他的两个哥哥都被强迫拉进了起义军的队伍,专门负责放牛。刘盆子也是刘姓宗室,其先祖是刘邦之子刘肥。随着赤眉军队伍的不断壮大,为了提升“合法性”,赤眉军也拥立刘姓宗室子弟为帝,最终,十五岁的放牛娃刘盆子被选中,成为了赤眉军的傀儡皇帝。刘秀的胞兄刘縯勇武刚毅、威名赫赫,这引起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和忌惮,于是杀害了刘縯。刘秀忍辱负重,在骗取了刘玄的信任后,成功脱离了绿林军,北上河北自立门户,开始了称帝并一统天下之路。最终,绿林军率先攻入长安,杀死王莽,新朝灭亡,刘玄号称天下之主。刘玄进入长安的第二年,在赤眉军和刘秀的汉军夹击下,刘玄兵败投降了赤眉军,不久就被赤眉军杀死,刘盆子便成了关中新的君主。刘秀所率领的汉军击败赤眉军后,刘盆子沦为了阶下囚。对于这位被赤眉军将领玩弄于股掌之间,且终日战战兢兢的“本家”,刘秀深表同情。刘盆子投降后,刘秀并没有为难他,还让他担任了郎中,厚加赏赐。后来,刘盆子因双眼失明失去养活自己的能力,刘秀便将荥阳每年所收的租税赐给刘盆子,使他衣食无忧地了却了残生。当年被王莽立为皇太子的刘婴(孺子婴),王莽篡汉后,并没有将其杀死,而是封为安定公,囚禁在长安城内的大鸿胪府,命人每日按时送去饮食,但不允许任何人和他讲话。刘婴长大之后,由于长时间的与世隔绝,导致其智力低下,形同儿童。为了堵住悠悠众口,王莽将自己的孙女嫁给刘婴为妻。刘玄进入长安后,当时只有21岁、且对世事一无所知的刘婴被杀,弃尸野外,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刘秀称帝之后,国号仍然用“汉”,定都洛阳,刘姓宗室也开始得到了册封。叔父刘良抚养他们兄妹,亲同生父,被封为广阳王,后改封为赵王;刘秀的亲侄子、胞兄刘縯的嫡子刘章被封为太原王;刘縯的另外一个儿子刘兴过继给了刘秀的二哥刘仲为子,被封为鲁王;作为舂陵侯家族的掌门人的刘祉被封为城阳王。刘秀认为自己建立的政权,只是恢复汉朝的统治,延续汉朝的国祚,而不是“取汉而代之”。所以,为了团结,刘秀对于西汉的那些刘姓宗室的地位和身份基本上都是认可的。因此,刘秀把所有被王莽废除的西汉宗室的封爵全都恢复,包括王爵、侯爵、伯爵等等。西汉时期,刘秀这一脉属于远支旁庶,到了东汉,刘秀这一脉成了直系皇族,而西汉时期的那些皇族则成了远支旁庶。随着政权的稳定,刘秀开始集体给刘姓宗室子弟降封,理由是他们与皇帝的亲缘关系疏远。对于西汉时期皇族宗室,要么爵位降一等,要么直接废除,就连刘秀本支系的舂陵侯嫡系旁系王爵也不例外。他的叔叔刘良被降封为赵公;侄子刘章被降封为齐公;侄子刘兴被降封为鲁公。在刘秀看来,除了皇子,所有人都不能被封王,王爵应该由皇帝直系一脉继承。之后,刘秀先是册封自己的儿子们为公爵,然后又改封为王。至此,东汉的王爵,全部由刘秀的儿子们占据。刘秀在给西汉刘姓宗室降封的同时,又学习王莽,下令为所有已经绝嗣断封的刘姓宗室续封,共有137人被封为侯爵。总的来说,西汉刘姓宗室子弟的命运还算不错,王莽篡汉之后,他们非但没有被杀戮殆尽,还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礼遇。刘秀建立东汉后,对他们的态度还是非常温和的,虽然失去了实权,但还可以继续做个闲散的皇亲,继续享受荣华富贵。为什么西汉统一战争只打了三年?
首先,西汉统一战争,实际上说的就是楚汉战争,也就是刘邦的汉军与项羽的楚军之间的争霸战,谁赢了谁就统一了中国。这场统一战争,自汉元年(公元前206年)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打了五年,并不是三年。东汉统一打了十二年。
为什么西汉统一只用五年,东汉统一用了十二年,这和二者所处的历史阶段、力量对比等天下大势的变化有关。
我们先看看楚汉争霸的情况:
汉元年,西楚霸王项羽强势进入关中,杀子婴及秦宗室等,然后强制分封18路诸侯王,把首入关中的刘邦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和遥远的蜀地,而不是楚怀王承诺的关中王,楚汉之间的矛盾便日趋于公开化。待后项羽杀了义帝楚怀王,刘邦以为楚怀王报仇为名,开启了长达五年的楚汉之争。
双方力量的对比变化
自从开启楚汉之争,随着战争的进行以及民心向背的变化,双方的力量对比也在逐渐变化之中。刘邦由于施政方针正确,经过汉中韬晦、还定三秦、下邑画谋、京索之战、井陉之战等等一系列的谋划与争夺,从最开始的弱小、势单力薄逐渐发展壮大,跟随着众,慢慢的主导了战争的形势与走向,对项羽的势力形成了痛击与追打之势;项羽则由于暴虐失去民心,在一系列与刘邦的战争中一步步失利,从强大慢慢的变成孤家寡人,一步步的从强势、相持到被汉军追着打,垓下之围后最终在乌江自刎,以失败告终。
在楚汉之争的过程中,那些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从开始都围着项羽转,在看清了项羽的本质与形势的变化以后,除了被消灭的,其他那些有战略眼光的,基本上都投入了汉军的怀抱。力量此消彼长,刘邦也从开始仅有赵歇、陈余追随,基本上是和项羽单打独斗,发展到项羽的追随势力反叛到汉营,只剩下士气不振的楚军被刘邦带领的群狼围攻,项羽在短短五年时间内被刘邦灭掉也就可以理解了。
需要注意的是,之所以是楚汉战争,而不是其它的,是因为除了项羽与刘邦的势力可以一较长短外,其它那些诸侯王的势力和二者不是一个数量级,根本没有资格争霸天下。
总之,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项羽就是例子。
我们再看看东汉统一时期的情况:
刘秀之所以用了长达12年的战争,才统一天下,和当时西汉末年王莽新朝灭亡后的复杂局势有关。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起义此起彼伏,而且各种势力纷纷登场。建武元年(25年)六月,刘秀在鄗南(今河北柏乡)即帝位。此时刘秀面临是什么样的形势哪?
刘秀称帝后,仅据有中原(今河南、河北大部和山西南部)地区,地盘可谓小的可怜,我们再看看他的四周,东有张步、董宪、刘永、李宪等,南有邓奉、秦丰、田戎等,西有公孙述,西北有隗嚣、窦融、卢芳,北有彭宠,及活动于黄河南北的赤眉军等,一个个势力都不弱,虎视眈眈的盯着刘秀,都想打败对手当皇帝,可以说刘秀真的是亚历山大。
但刘秀就是刘秀,位面之子的荣誉并不是浪得虚名。审时度势,刘秀根据形势,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政策。根据这个策略,刘秀大军一步步的打开的局面。
先是消灭刘永集团、张步集团,董宪集团和李宪集团,稳定了洛阳东部局势。
接着平定了南部邓奉、董沂、秦丰和田戎等割据群雄。
接着消灭了消灭赤眉军以及燕蓟彭宠集团、陇西隗嚣集团,直到最后消灭割据蜀地的公孙述集团,至此,历时十二年的铁血统一战争落下了帷幕。
在战争的过程中,刘秀身边也集聚了大批文臣武将,最有名的就是“云台二十八将”。
刘秀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从开始的在更始帝手下混,到决裂单干,一步步走的都很艰难,但他就是凭着强大的意志力和正确的战略战术,最终战胜了那些比他强大得多的起义军和军阀割据势力,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不敢回成都?
”接着奏乐接着舞 ”,夷陵大败后,汉昭烈帝刘备待在小小的白帝城夜夜笙歌,却从没打算回去兵多将广的成都再征东吴,除了没脸回,更是不敢回,除此以外刘备还有更大的图谋。
公元221年,曹操去世了不久,刘备觉得天下英雄也就剩他一个,便登基称帝。称帝后的刘备对两年前(公元219)年失去荆州是大为不满,勃然大怒执意要亲征,找东吴算账。(注:通常人们都认为,关羽败走麦城后,刘备知道了消息,便立即对东吴用兵,为关羽复仇收复荆州,其实这里相隔的时间有一年多)
当时作为蜀汉首席军师的诸葛亮,连番规劝刘备,但刘备这次非常的执拗,怎么劝都劝不住,见到刘备动真格的,东吴的孙权也认怂了,甚至还低声下气的修书多次求和。
可是刘备却坚持己见,怎么都要出兵讨伐东吴,无可奈何的孙权,面对取得了汉中之战大胜,刚刚称帝,还拥有几十万大军的刘备,只好向选择了联合曹魏,趁着曹操去世,向曹丕称臣,得到了曹丕的支持,
可是此时刘备的先头部队已经是长驱直入,攻进了东吴境内,孙权面对势如劈竹的蜀汉,却反常地任命了年轻的陆逊为大都督,让陆逊全权负责前线于刘备对垒战事。
陆逊接手后,对蜀汉和东吴双方,各种的条件进行了庙算,制定了避其锋芒,伺机破敌的防御战略,通过连番讲解,说服了东吴的诸位猛将,打消了众将要和刘备一决雌雄的想法。
有计划的且战且退,撤到夷道和猇亭一带,建起了一个防御圈,集中东吴的优势兵力,借助良好的地理条件拖延蜀汉的攻势。
一路高歌猛进的刘备,他没想到陆逊用空间换取机会,把数百里长的高山峻岭地带都让给了蜀汉,让蜀汉一时无法施展其优势的兵力,中了陆逊的诡计。
不过夷陵之战初期,刘备势头很猛,快速地占领了东吴300多里的地盘,但是夷陵一带,却怎么也推不动,在这里陆逊占据有利地形坚守不出,刘备想了很多的办法都没啥效果,
为了调动陆逊,刘备尝试佯攻过孙桓,这让东吴军中是一片惊慌,众多的将领纷纷请战,可陆逊却不是这么想,他看穿了刘备的用意,拒绝了将领们的要求,继续让东吴的将士们在大营内好吃好喝好好休息。
这样两军对持了200多天,由春季对持到了夏季,刘备感觉不能再这样被动了,想找机会和东吴决战,便让手下的将领们,用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去挑战,到东吴大营前,有多难听就说多难听,打算把陆逊给骂出来。
可是陆逊对于蜀汉的川音调谐,就当时耳边风,让将士们不予理睬,甚至谁敢出战,将重典处置。
面对刘备的连番挑战,陆逊采取的就是坚守不出,刘备此时身边没有法正和诸葛亮一样的军师,此时是有点黔驴技穷了,蜀军长时间屯兵在外,导致军中士气出现了松懈。
夷陵一带到了夏季,天气变得闷热不堪,许多习惯了四川凉爽气候的将士,被深山密林的湿气和闷热的暑气,搞得不胜其苦。
蜀汉水师更是因为暴雨和涨潮,无法待在江上,刘备只好让水师上岸休息,这样导致本来在密林中的军营就更多了,蜀汉大营连绵数十里,刘备见陆逊不出战,就打算让将士们熬过这几个月,到了入秋再找机会决战。
陆逊等待了良久,终于等到了战略反击机会,准备充分的东吴军,忽然对蜀军出击,蜀汉军措手不及,先锋主将接连被斩,蜀军乱成了一团,东吴军乘胜追击,把刘备的蜀汉大军杀的片甲不留,把刘备追到的白帝城附近,才鸣金收兵,史称“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中的刘备,也是在白豪兵的誓死保护下,冲出了东吴重重包围,最后才摆脱了东吴的追击,心有余悸地躲入了白帝城。
在白帝城。,三国的豪杰刘备,孤独地度过了最后的时光,夷陵之战刘备受打击很大,导致一蹶不振,心情忧郁的病逝, 但是刘备此举,却让人感到很疑惑,为何屡败屡战的刘备,在夷陵之败后,竟然不选择回到成都重振旗鼓,再寻找机会东征东吴一雪前耻,而是选择在白帝城,默默的虚度人生最后的时光呢?
一直以来,我对此思考,认为爱面子的刘备,除了不能回去,不敢回去,还有更大的图谋。
关于夷陵之战,陆逊并没有乘胜追击,是刘备得以逃回白帝城的主要原因,刘备在夷陵的马鞍山,被吴军四面团团围住,蜀军多次突围,战死了数万人,刘备才在精兵的保护下,狼狈不堪向着白帝城逃去。
那么为何陆逊不乘胜追击,活抓刘备呢?
对于这个疑问,不单只有我们,其实当时士气如虹的东吴将领,也同样也是疑惑不解,例如东吴将领中的徐盛、潘璋,就跳过大都督,直接上表建议孙权:“备必可禽,乞复攻之。”
东吴军中上下,对于生擒刘备,都非常的热切,毕竟能够生擒刘备,那么就是建立了天大的功勋,孙权当然也对此非常有兴趣,但是沉稳的孙权,还是征求了陆逊的意见。
不过陆逊劝孙权,别顾着现在的胜利,忘记了还有一个曹丕,让孙权允许东吴军全军撤回防备曹魏。正如陆逊所料。曹丕也不想孙权在夷陵之战后,吞并了蜀汉和曹魏对垒,因此调兵遣将出兵讨伐东吴。
曹丕刚刚登基,对于这次战役也非常重视,更是出动了曹魏豪华阵容,下了很大决心,打算完成曹操当年没能完成的宏图构想。
如何此时的陆逊真的,倾巢而出去追击刘备,那么将很有可能面临,诸葛亮和赵云出兵救援,曹丕的进攻,而白帝城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想一时半会攻下,也是相对困难,由此很可能曹丕把孙权给活捉了,东吴还没能抓住刘备,毕竟刘备还可以向成都退却,
但曹丕的大军可是志在必得,东吴主力如果不及时回师,将被曹军和蜀汉夹击,到时候胜负难料了。所以陆逊不敢贪功冒进,放弃了活捉刘备的机会,
刘备也正是得益于曹丕的出动,可以在白帝城歇息了下来,并不用在继续逃会成都。刘备在白帝城待了一年多时间,奇怪的就是他这段时间,好像啥也没做,最后还在成都叫来了诸葛亮和阿斗托孤,甚至告诉诸葛亮,阿斗不行你自己看着办吧!刘备为何死都不回成都呢?
综合当时的局势,刘备不会成都还是有以下几个原因的!
第一:刘备不敢回成都,因为太危险了。
蜀汉的大本营不是在成都么,怎么刘备回去还很危险呢?其实当时大多数人的聚焦点都放在了白帝城,忽视了成都在公元221年到222年之间,发生了各种事情,
公元222年,距离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成都,相继有三位重要人物忽然去世,这三位人物对于蜀汉都是举足轻重的,一位是五虎上将之一,没有跟随刘备征吴的马超,一位是蜀汉的司徒许靖,还有一位则是蜀汉被遗忘的人才刘巴,在夷陵之战前,本来是益州的大佬刘璋便忽然去世了,而这几位人物的去世,可见当时成都的局势的并不是风平浪静,
按照历史学家的推测,刘备此时已经在考虑身后事,这时刘备的继承人名单中,可不只是刘禅一人,还有刘永和刘理,也是在221年,刘永被封为鲁王,刘理被封为梁王,在夷陵之战前,刘备是踌躇满志的,很有可能是计划吞并了东吴后,在进攻曹魏。
刘备后来失败了,导致结果就是蜀汉中的益州,荆州,还有西凉三股势力开始虎视眈眈,刘备可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因此他没有急着回到成都,去面对诸多儿子的继位之争,反而留在白帝城静观其变,同时也是在几股势力中权衡,
而成都此时几股势力的暗中争斗,刘备如果贸然回去,肯定卷入旋涡之中,失去了实力的刘备,更容易成为益州或者荆州势力的傀儡,刘备最终权衡再三,还是选择待在了白帝城更安全。
而且各位想想,西凉的代表马超,益州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忽然地比刘备先一步离世,是巧合还是历史掩盖了什么?
第二,刘备不好意思回去。
三国演义中,刘备被描述为一个仁德的君主,不但礼贤下士,待人和非常友好,可是真实的刘备,骨子里是非常要强和爱面子的人,在三国志中,就曾经记载他少年的时候,就爱穿着华丽的衣服,还有爱斗鸡走马,这都是一些富家弟子喜欢炫耀的举动,
作为中山靖王之后,后来还被汉献帝认为皇叔的刘备,后来更是登基建立的蜀汉,此时的刘备可以说是傲娇的不得了,曹操的去世以后,刘备更是觉得天下英雄只剩下他一个,因此他是不听劝告,执意的征伐东吴,
最终的结果,却被诸葛亮和赵云都说中了,由此他不但非常难堪,也让他感觉面子上过不去,更重要的是他得到益州的手段有点不地道,更害怕听到益州的上下对他各种的冷嘲热讽,因此他干脆选择不会去,而是待在白帝城办公,一来可以避免了尴尬,同时也让时间冲淡一切,估计他是打算找到了恰当的机会在回去成都。
第三,刘备计划再次出兵伐吴。
夷陵之败,刘备可以说是损失惨重,把多年的家底都亏个精光,表面上看,此时的蜀汉可以说是强弩之末,东吴只要乘胜追击便有机会拿下益州和汉中,毕竟当时蜀汉已经没有了主力抵抗东吴的冲击。
曹魏更是可以在这时落井下石,前后夹击蜀汉,起码把汉中的地盘收回来再说,可是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最终都没有再大的动作,反而是联合的双方互撕了起来,为何两家不先携手把蜀汉灭了,再进行决战呢?
更奇怪的是,已经是风烛残年的刘备,一直住在白帝城不走,反而让孙权非常的担忧,居然孙权还主动要求与蜀汉重修旧好,甚至差点打算把孙尚香送回去刘备身边。
此时的刘备答应了孙权的请求,蜀汉和东吴刚打完夷陵之战,双方都还没缓过气来,便坐下言归于好。
有精兵良将,还获得了战场主动权的孙权,为何为刘备一直待在白帝城不走,而忧心忡忡,甚至不惜低声下气地和刘备重修于好呢?
因为他深知蜀汉在实力上受损,但却并没有到崩溃边缘,刘备老谋深算的还保留了几只劲旅,例如防守汉中的魏延,还有在成都的诸葛亮与赵云李严等人,在白帝城还有陈到等忠心耿耿的护卫,如果东吴深入蜀汉的境内,
很有可能因为纵深过长,补给上不但出现了困难,还容易给刘备翻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刘备待在白帝城不走,肯定是有所图谋,其图谋必定和东吴和荆州有关。
毕竟刘备手下的其中一股势力,就是荆州集团,这些人当然是希望刘备能够收复荆州,他们能回去光宗耀祖,如果孙权不识相,非要突入到荆州境内,那么必然迎来蜀汉的同仇敌忾,导致结果是蜀汉死磕东吴,
反而给曹丕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在曹丕的虎视眈眈下,竟然忘记了过去的仇恨,再次结成了联盟。
但无论如何,刘备和孙权,都懂得这个联盟是暂时的,孙权想的不过是稳住刘备,避免两线作战,而刘备则希望让孙权松懈,他可以再次组织力量夺会荆州。
白帝城所在的位置,正是蜀汉和东吴两军较为关键的地理位置,
唐朝的诗人李白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成都的西邻青藏高原,北有秦巴山脉,长江之西向东流淌,境内有剑门天险,瞿塘峡雄关。
白帝城便是坐落于瞿塘峡上,是控扼长江水道进出蜀汉的大门,这里在汉朝的时候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和现在我们看到的“白帝城”不同,古代的白帝城绝非一座小城那么简单,它所处于的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地带,
西汉末年,公孙述看中了白帝山的地理条件,在这里筑城,传说因为当时的城中挖出一口古井,经常冒着白气,很像一条白龙,公孙述便把这座山改名为白帝山,后来这里的城就改名为白帝城,
公孙述因此在这里自封为“白帝”!并且以此为根基,让汉光武帝刘秀吃瘪了数次,经过了公孙述的经营,白帝城成为了控扼长江水道,易守难攻之地。而只要刘备守住白帝城,蜀汉将扼制孙权的威胁,刘备虽夷陵兵败,却死都不回成都的原因,就是白帝城不但能有效钳制东吴,还能在这里找机会出击!
后世许多人认为,刘备是因为在白帝城心情忧郁而卧病不起,个人观点刘备待在白帝城,根本就是想一雪前耻。 其计划是趁着曹魏进攻东吴的时候,趁机会夺回荆州,这点从刘备让诸葛亮在成都修建祭坛可见一斑,
由于多年的征战,加上夷陵之战的造成的身心疲累,已经花甲之年的刘备,终于在当年四月一病不起,因此他才不得在白帝城托孤,其实他原来的战略意图,还是要夺回荆州。
刘备千算万算,最终还是算不过天意,没等到讨伐东吴的时机,便一病不起,无奈之下只能在白帝城托孤,把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交给了刘禅和诸葛亮。
小结一下:
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却不会成都待在白帝城,原因不过有三。第一,夷陵之战的失败,主要是刘备太高估了自己,其二,由于夷陵之战失败,导致成都暗流涌现,各种势力也是在静观其变,而刘备回去很容易引起蜀国内部倾轧。所以他待在白帝城反而是一个很安全的选择。最重要,他是想一雪前耻,毕竟纵观刘备的一生,都是在不断跌倒又重新爬起来,继续克服挫折困难走过来的,夷陵之败并未对蜀汉造成根本性的打击,蜀汉稍微修养声息一段时间,便可以重整旗鼓,或者再来一次刘备将完胜东吴,可惜,他英雄盖世却赢不过时间。
诸葛亮为蜀汉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个成功奔丧的人就是谯周,为什么只有谯周一个人成功奔丧?
谯周可是益州派中最坚决的北伐反对者,按理说谯周应该是诸葛亮的政敌才对,为什么谯周这么急着给诸葛亮奔丧呢?
因为:一、谯周是个大儒;二、谯周反应快,跑得快;三、谯周离汉中近。
一、谯周是个大儒和给诸葛亮奔丧有什么关系?有关系。
两汉以孝治国,以儒治术,处于正统思想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忠君爱国,君为臣纲,这里的“君”不仅仅指皇帝,还指主公、上司、老师等,对于谯周来说,诸葛亮就是他的老师。
诸葛亮比谯周大20岁,诸葛亮在任丞相时,曾提拔谯周为劝学从事,这也是谯周首次出仕的官职,而谯周就算是诸葛亮的门生故吏,从两汉的祖制来看,门生故吏是要一生忠于他的主公,如果主公去世门生故吏是要披麻戴孝的,从儒家的角度来看,谯周的奔丧并无不妥。
诸葛亮生前既是蜀汉丞相,又是益州牧,理论上益州及蜀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算是诸葛亮的门生故吏,诸葛亮如果去世,这批官员都要给诸葛亮奔丧的,而谯周作为蜀地最著名的大儒,他就应该带这个头,否则就会有人对谯周指指点点,说谯周不懂规矩。
同时这也是刘禅禁止给诸葛亮奔丧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益州及蜀汉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去给诸葛亮奔丧,那么哪里还有官员来维持正常的运作呢?
二、谯周反应怎么这么快?只有他一个人成功奔丧?
与其说谯周反应快,不如说谯周算是益州官员中最闲的人,或者说其它官员反应慢。
诸葛亮是在234年8月在五丈原去世的,在此之前,诸葛亮病倒了,身在成都的刘禅们已经得知了消息,并且刘禅还派了李福去向诸葛亮询问军国大事,李福来了一次询问过后回到成都向刘禅报告后,又再次来到诸葛亮这,继续询问之后的政事安排。
不久,诸葛亮去世,参与北伐的蜀汉军主力从五丈原起兵班师回朝,这当中又发生了魏延与杨仪争权的事,蜀汉朝廷都在关注这事,担心引起大的动乱,然后魏延被杨仪派出的马岱所杀,蜀汉军主力在杨仪的带领回到蜀汉,这时已经是235年的正月了。
刘禅禁止奔丧命令肯定是在杨仪大军回到成都后颂布的,从诸葛亮去世到刘禅禁止奔丧这期间的时间至少也有4个月时间,这个时间已经不短了,如果真想奔丧在得知诸葛亮的安葬地后就已经可以去了。
而谯周在蜀汉的官职是劝学从事,这就是闲职,不参与具体政事,相当于教育学者之类的智库一样,平常就是等人来问问儒学经典,没人来问就基本没事,谯周这个闲职简直时间太充足了,当其它官员在关注诸葛亮去世后的政权交接时,谯周就已经准备给诸葛亮奔丧了。
三、谯周离汉中近。
谯周是今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人,这个地方在今天广元市(当时的暇萌关)的南边,成都的东边,比成都到汉中的距离要近,在刘禅禁止给诸葛亮奔丧的命令下达到各地之前,谯周理应按照规矩前往汉中给诸葛亮奔丧,于是谯周就打了一个时间差,当时给诸葛亮奔丧的人肯定也不会少,只是谯周比较闲、比较出名而已。
刘禅禁止给诸葛亮奔丧主要是出于当时的紧张局势考虑的,前面魏延和杨仪刚刚闹出一场风波,外面魏国对蜀汉也是虎视眈眈,在诸葛亮去世之时,司马懿还向曹魏皇帝曹睿上书趁此机会伐蜀,只是曹睿认为时机不成熟而拒绝了,但蜀汉并不知道这个情况,蜀汉考虑的是魏国是否会偷袭自已,当然要严加防范了。
如果不禁止给诸葛亮奔丧的话,蜀汉群臣及益州百姓都会跑到汉中去给诸葛亮奔丧,那么国家的政事谁来处理?外敌谁来防备?从这一个角度来说,刘禅做的对。
而谯周虽然政治主张与诸葛亮相左,但是死者为大,况且诸葛亮是谯周的主公和老师,谯周也只不过履行了自已的义务而已,并没有争先抢在第一的动机,只不过几个特殊原因促成了谯周的奔丧成功。
曹丕为什么不把汉献帝送去益州恶心刘备?
曹丕如果真蠢到会把汉献帝送给刘备,那么历史上又会多了一个典故:曹丕送汉献帝给刘备---赔了道义又恶心了自已!
曹丕唯一能恶心刘备的方法就是:以汉为国号继承刘协的皇位,曹丕自称为汉朝皇帝,那么刘备这个自诩为汉室宗亲,以恢复汉室为政治口号的政权,还真不好应对。
刘备总不能再称一个汉朝皇帝,那就完全没有合法性了,天无二日,地无二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只有一个。
事实上,无论是曹丕还是刘备,作为一个政权存在,都要追求合法性,所谓的恶心也不过是以正统政权自居面对乱臣贼子的心态。可是谁是汉?谁又是贼?每个人都有一套说辞。
从事实上看,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又身居中国之地,成为历朝历朝都承认的正统政权,曹丕政权的合法性更高一些,虽然这个禅让多少有些威逼的意昧,但好歹曹丕是按照流程走完了整个禅让的过程,并且在表面上,汉献帝也是极力配合,不配合没办法啊,要命啊。
除了禅让,曹丕还有一个非常有正统性的理由,就是曹魏的地盘身居中国之地,中国之地就是中原之地,古时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地的正中间就是中国,中国之外是蛮夷狄戎,居中国之地的人则为华夏主体民族,就是正统性。这是刘备所不具备的优势。
只要曹丕接受了禅让,善待了汉献帝,那么曹丕就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他是不可能针将汉献帝送给刘备,如果真送给刘备,那恶心的不是刘备,而是曹丕自已。
如果,我说如果曹丕真傻到把汉献帝送到益州给刘备的话,那刘备会高兴得跳起来,只要汉献帝一来,刘备的政治合法性就更足了。
正因为曹丕建立的国号是“魏”,等于是一个新朝代取代了一个旧朝代,所以就给了刘备一个机会,刘备建立的国号是“汉”,以继承两汉四百年江山为已任,虽然这个国号不会带来实际好处,但是在政治上这是刘备唯一的合法性。
如果刘备得到汉献帝,那么将会延续曹操的政策,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同时刘备可以用汉献帝的名义发布告天下人书,大概意思就是向天下说明:曹丕如何用威胁的手段逼迫汉献帝禅让皇位,揭发曹丕狼子野心的作法,宣布汉献帝禅让曹丕不合法。
那么被恶心到的只有曹丕,这样一来,在政治上,曹丕就陷入被动,合法性受到怀疑,虽然不会让刘备反攻曹魏,但却可能让曹丕在一段时间内忙处理由此造成的不良反应,比如官员百姓的怀疑,内部的叛乱,不同政治势力的倾轧。
刘备如果称帝了,可以尊称汉献帝为太上皇,实际还是刘备主政,一点也恶心不到刘备,刘协照样做他的无实权皇帝,刘备如果没称帝,就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已做周文王,让他儿子当周武王,然后模仿当初曹丕禅位一样,让汉献帝禅让于刘禅就行了。
所以曹丕将汉献帝送给刘备,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的,不仅不会将汉献帝送给任何人,反而会对汉献帝严加看管,只要不离开封地,随他,离开就不行,这一点汉献帝也很配合。